三国旌旗_第3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节 (第3/4页)



    李重急忙叫道:“赵子龙且慢动手,听我一言。”

    “李太守有何话要说?”赵云听到李重的喊话,将上弦的羽箭摘了下来,放到马背上,高声喊道。

    李重策马来到太史慈身后,高声说道:“赵子龙,你在公孙瓒处只能做一斥候,枉费一身武艺,何不与我共创大事,我李子悔保证,你到了我的军中,地位不在太史慈之下,如何?”

    “哈哈……李大人,你也太小看我赵子龙了,我岂是贪恋权势富贵之人。”赵云冷笑道。

    这句话赵云倒不是吹牛,要说三国里人品最好的猛将那就是赵云了,真正做到了不贪财、不恋色、不贪恋权势,这都是有据可查的。

    李重摇头说道:“子龙将军误会本官的话了,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你在公孙瓒处一身才华得不到施展,于本官共创大事,拯救黎明与水火之中,算什么贪恋权势呢?”

    赵云回头看了一眼,忽然笑道:“我觉得刘备刘玄德才是仁义之主,不如你我二人共投玄德公如何?”

    不是吧,赵小白脸现在就有投靠刘备的心思了吗?李重顿时感到情况不妙,心中还是措辞如何贬低大耳贼。

    冷笑一阵,李重借机措辞道:“刘备此人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如何能称得上当世明主。”

    赵云立即反驳道:“在下去过,刘皇叔所治平原县,众人皆称刘皇叔仁义忠厚,李大人休要血口喷人。”

    “我血口喷人,哈哈哈……”李重又是一阵大笑,厉声说道:“我说刘备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是有依据的,用不用我给你一一道明啊!”

    赵云冷笑道:“那在下就洗耳恭听了,如果真情真像李大人所讲,待到公孙大人兵败,赵云定当投奔大人,如果李大人拿不出来依据,又当如何,李大人就和赵某投奔刘皇叔吗?”

    “有何不可,赵子龙,你可敢与我折箭为誓。”李重心中窃喜,高声问道。

    赵云伸手取出羽箭,双手运劲,将羽箭折为两段,沉声道:“赵云在此折箭为誓,如刘备此人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赵云当投于李子悔麾下,如有违此誓,刀剑加身而死。”

    “好!”李重也取出一只羽箭,当场折为两段,立誓道:“如李重不能证明刘备此人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李重当投于刘备麾下,如有违此誓,刀剑加身而死。”

    立誓完毕,李重这才缓缓说道:“当日关东群雄在虎牢关讨伐董卓,战败吕布,是何人孤军追杀董贼,损兵折将,是我李子悔与曹孟德,赵子龙,我且问你,当时刘玄德身在何处,为何不与我二人共同追杀董卓,这算不算是不忠?”

    李重话音未落,太史慈却猛的咳嗽起来,心道:你这算什么忠于大汉朝廷啊!真正追杀董卓的是曹cao曹孟德,主公你连一个兵卒都没死,就躲在后面看戏了,我还记得你还想要暗杀曹cao呢!

    赵云顿时有些语塞,不知如何反驳李重,确实,曹cao和李重依靠追杀董卓,获得的声望是无与伦比的,别人在虎牢关之战表现得再好,也不如孤军深入的曹cao和李重出彩,勉强来说,除了曹cao和李重,别人的忠心都要差上一些。

    李重也不给赵云反驳的机会,接着说道:“当日董卓纵火烧城,到处都是一片火海,刘氏皇族的宗庙也被一把火杀个精光,请问,当时刘玄德身在那里?当日董卓鸩杀少帝,当时的刘备刘玄德身在那里,这算不算是不孝?”

    赵云嘴唇蠕动了几下,还是没说出话来。的确,就像李重所说,董卓鸩杀少帝的时候,和董卓拼命的是曹cao和袁绍,而不是自称为汉室宗亲的刘备。

    “赵子龙,我再问你,平原县户籍几何,兵卒几何?”李重接着问道。

    赵云终于听到一个自己知道的问题了,急忙答道:“平原县约有户四千余,兵卒不到五千。”

    李重冷笑道:“赵子龙,你可知道我雁门共有户多少?壮丁多少?军队多少?”

    赵云当然不知道雁门郡的军民之事了,李重冷笑道:“我雁门郡共有十二县,户三万余,但我李子悔兵卒却不满万人,就算如此,我的军队却依然缺少衣甲、兵刃、军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