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1节 (第3/4页)
我看现在陈应和鲍龙也不可信任了。” 这话关平说的倒是不假,陈应和鲍龙的人品真不怎么样,这两个人虽说还没有投降曹cao,但也没上城墙帮助关羽,正带着几千预备队观望战事呢!这两个到不着急,想要投降,什么时候投降都可以。 关羽此时也反应过来,陈应和鲍龙二人没上前助战,怕是也有反叛的心思了,如今四面城墙已经丢了一半,城中的预备队也调动不动,单靠关平手中的三千兵卒,无论如何也扭转不了败局的,只能长叹一声,跟着关平下了城墙。 关羽跑的时候也没带着南门的兵卒一起跑,这些奋战的兵卒还不知道,他们已经被主将抛弃了,此时此刻,这些兵卒唯一的作用就是给关羽争取一些逃跑的时间。 在混乱的喊杀声中,关羽和关平来到东门,此时关平已经叫人把一些战船舢板投放到水中了,舢板上还准备了几匹战马,仓促之间,关平的动作已经很迅速了。关羽回头看了一烟火缭绕的将领,纵身一跃,跳到一艘小船之上。 第四百五十四章先杀卧龙诸葛亮 虽然时间不多,但关平预备的船只舢板也不算少,毕竟洪水袭来已经有一日一夜了,只是关平没想到,能这么快用上逃跑的船只而已。第一, 关羽也不指挥兵卒划船,就站来船头冷冷的看着江陵城,脸色铁青,连手指都不住的抖动着,良久才寒声道:“冯习……你这忘恩负义的小人,竟敢背叛主公,我关羽定要将你千刀万剐。” 关羽碎碎叨叨的念叨,却不知这话要是传到冯习耳中,冯习定会大叫冤枉。“, 最起码,冯习就不认为自己投降曹cao是忘恩负义,刘备对自己哪有什么恩惠,虽然冯习也是个将军,但冯习的战功可都是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拼出来的,换句话说,冯习的荣华富贵是自己努力换来的,而不是刘备赐予的。 就是现在社会也一样,别动不动就国家培养了谁,党2国培养了谁,要说感恩,也要感恩这片土地,感恩千千万万的百姓,而不是某一个政党什么的,其实某些政党才需要对千千万万的百姓感恩呢! 明末的张献忠写过一篇著名的七杀诗:天生万物以养民,民无一善可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忠之人曰可杀!不孝之人曰可杀!不仁之人曰可杀!不义之人曰可杀!不礼不智不信人,大西王曰杀杀杀,我生不为逐鹿来,都门懒筑黄金台,状元百官都如狗,总是刀下觳觫材。传令麾下四王子,破城不须封刀匕。山头代天树此碑,逆天之人立死跪亦死“”看 现在看来,这首诗有点愤青的意思,其实张献忠的诗中是没有七个杀字的,那是辫子王朝的统治者为了把屠杀四川人名的污水扣到张献忠身上,硬生生编造出来的。 但无论怎么说,张献忠的思想还是很先进的,天生万物以养民,这句话绝对正确。 老百姓是不靠谁谁谁活着的,养活老百姓的天地,老百姓用不着对一个政府感恩戴德,没有政府,百姓也饿不死。 当然,这句话亦可以反过来说,有了政府,百姓一样饿死。 总之,关羽认为冯习是jian诈小人,想要一杀为快,吓得跟着关羽出逃的兵卒战战兢兢,不敢多言。 对于冯习来说,一个词就可以回答关羽……凭什么? 关羽狼狈而逃,自然是瞒不过徐晃的,不过徐晃一点也没有追杀关羽的意思。 这不是徐晃分不出兵力来对付关羽,也不是徐晃不重视关羽,更不是徐晃看在私人交情上上放过关羽,实际山关羽能逃得如此轻松,和徐晃放水有很大关系。对于曹cao来说,江陵是战略要地,是必须要拿到手的,但关羽却是一个烫手山芋,抓不得,也杀不得。 占据了江陵之后,曹cao几乎就和刘备没什么联系了,虽说与武陵郡隔江相望,但曹cao手中没什么水军,也并不指望渡江作战。 在这种情况下,杀了关羽,和刘备结下死仇并不值得。曹cao更希望关羽死在李重手里,让刘备豁出命来来李重死拼。 现在关羽和关平等人驾着小船逃跑,正和徐晃的心意,所以徐晃连追击的架势都没摆出来,就杀进江陵安抚军民去了。 在徐晃的刻意放水之下,逃出江陵的不光是关羽、关平,诸葛亮、马良等人也带着数百人逃出生天。区别就是关羽是往东方逃,诸葛亮等人往北方逃。 江陵的地势有些低洼,但越往北走,地势就越高,三十里开外,就已经有山丘出现了。就在三十里开外,一队人马驻扎在山丘之上,遥望着眼前一片汪洋。现在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