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页 (第2/2页)
弓翊特别虔诚说道:“谢谢老师,学生都记住了。” 二人正说着话,保姆就过来通知道:“姑奶奶,弓先生,小先生回来了,桑教授说可以开饭了。” 第19章 天作之合 饭厅外的露台上,两个昔日好友紧紧拥抱住对方。 “原来真的可以十年不见。”弓翊有感而发。 这十年,小津在国外,他在国内,他偶有出国演出,也与小津的行程对不上,竟就这样,阴差阳错,十年不见。 “十年,弓翊哥哥每一天都在我心中。”覃小津说道。 “我的小津也每一天都在我心中。” 好在,十年未见,不是十年失联。那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适用爱情,也适用友情。 拥抱了长长的一段时间,方才放开彼此,一起靠着露台的白玉石栏杆说话。 “我推迟到下个月的音乐会,邀请你来做嘉宾吧!” 弓翊手扶栏杆,目光眺望远方。 远方的天空一碧如洗纤尘不染,近处的花园开满晚秋的花朵。 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晚秋的木芙蓉在金色的夕阳里为覃府花园增添了别样的光彩。 “好。”对于弓翊的邀请,覃小津答应得干脆。 覃小津的本意只是为朋友站台,在弓翊,他的初衷却是想要帮到小津。 毕竟听向清说,小津接下来要回国发展。自己如今在国内筝坛好歹有一定知名度,有自己牵线搭桥,外加云筝世家第三代传人的光环加持,小津的事业蓝图很快就能在国内铺开。 弓翊抛来的橄榄枝,覃小津欣然接住,这听在向清耳朵里,是一件乐见其成的事。 向清正从饭厅走出来,笑着对弓翊说道:“弓翊,你想得真周到,如果你不主动提出,我还要死皮赖脸跟你要来这个机会呢!” 向清已经走到二人中间去,叹一口气说道:“虽然古筝在民乐里是大头,可是和钢琴比起来,还是比较小众,前两年就有人统计,国内学习钢琴的琴童已经超过三千万,进入院校学习的每年就有二十万,古筝这几年算是民乐里普及最广的乐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学习古筝的琴童已有八百万到一千万的规模,但和钢琴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这也可以上升到整个民乐与西洋乐的一个普及度对比。” “所以,”向清顿了顿,“在这个讲究流量的时代,受众越广曝光度越高流量就越高,流量高就意味着效益好。打造一个知名的演奏家,造一颗古筝界的明星,已经不能按大先生和姑奶奶他们那一套来了,他们太低调。咱们年轻人太低调,赚不到钱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