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62章 袭白顶王叔救女战丹阳三雄逞威 (第9/15页)
。 此力再次遭到相同的抗力。 二力相抗,胶着,反倒风平浪静。无论是嬴荡还是乌获,虽然各出大力,但从表面上,没有一人看得出来,只觉得他们是在久久握手。 晓得二人在角力的只有任鄙。 任鄙微微笑着,似在欣赏两个一见面就扳手腕的顽童。 二手握有足足一刻,嬴荡方才松开,拱手:“义弟嬴荡见过乌获兄!” “义弟?”乌获震惊,看向任鄙。 “义弟,快拜殿下!”任鄙急道。 “怎么拜?”乌获一脸懵懂。 “哈哈哈哈,”嬴荡长笑几声,“是这么拜!”伸手搭在乌获肩上,又伸一手搭住任鄙,扭转身,与二人肩并肩,大踏步走进宫门。 是夜,东宫府灯火通明,饮宴达旦。 翌日晨起,嬴荡带乌获来到练功坊,指着架在特制兵器架上的一根粗大铁杵道:“乌兄,请你试试这玩艺儿!” 乌获看向那铁杵,见它足有半尺粗细,丈许长短,柄上略细,杵头粗大,通身乌黑,手柄处裹着数层兽皮,柄头系起一条铁链,套在一只大碗粗细的圆环上。 乌获走过去,拿起它,掂了几掂,笑道:“此物何用?舂米?” “哈哈哈哈,”任鄙大笑,“乌兄若是用它舂米,这天下怕是没有哪个米臼能经得住它!” “是哩,掂起来不轻。” “加上链环,刚好三百三十三斤!” “这好做啥?” “是殿下突发奇想,特地为义弟打造这根臼米棒,给义弟做个兵器,你试试看,顺手不?” 乌获耍弄一会儿,道:“这链条碍事!” “义弟可握住那环,甩出去试试!” 乌获握住铁环,将那铁杵甩出。那链条完全伸开,长达丈许,外加杵身的长度,抡将起来,方圆四丈之内,皆在杵击之内。 乌获越耍越是顺手,不消半个时辰,将那杵舞得忽忽生风,收放自如,方圆四丈之内,无人敢近。 乌获收住杵,放回架上,朝嬴荡拱手:“谢殿下赏此妙器!” “乌兄杀过人否?”嬴荡问道。 “没有,”乌获摇头,“不过,倒是拍死过几只笨熊!” “想不想杀人?” “这……”乌获迟疑一下,“杀谁?” “楚人!” 是日午后,嬴荡入宫向惠王辞行,欲赴商於。 “荡儿,”惠王看向这个壮实得如同铁塔般的儿子,语重心长,“你去商於,寡人并不拦你,不过,寡人予你两句话,你须记住!” “儿臣恭听!” “第一句,作为监军,你只能监军,不可干预主将用兵方略;第二句,不可随意调动三军,因为三军的指挥权寡人已经授予主将!” “儿臣遵旨!” “去吧,秦国的未来之王,不历战阵,是服不了秦人的!” “儿臣遵旨!” 秦、楚对阵,主场是於城这边,尤其是丹、淅之间的数十里淅水谷地。 丹、淅之间,风平浪静。在淅邑之北的淅水河谷两侧,五里之外的沟沟壑壑,大多插着楚人的旗帜,扎着楚人的营帐,五里之内,则是秦人的地盘。 魏章的中军扎在淅邑南侧约五里处,进可逼丹阳,退可靠淅邑。而淅邑周边,皆由秦人防守,盘查极严。 楚军并没有逼向淅邑,而是在丹阳北侧约五里处的河谷里傍水扎寨,河谷两侧,这辰光全为楚人控制。 从魏章的沙盘上看,在淅水河谷的丹、淅之间,两军主寨彼此距离近二十里,中间是空空荡荡的河谷,没有一个兵卒。河谷两侧,近处是秦旗,秦军的外面包着楚旗。如果将丹淅之间的河谷喻作一只麻袋,那么,秦军处在袋的内层,楚人则处在袋的外层,两层之间,往往只隔一条山谷,炊烟相交,人语相闻,彼此相望,却两不相犯。 然而,谁都晓得,这种平静是暂时的,对峙双方,每一个兵士的内心都是紧张的。 武关以东,几乎没有发生冲突。 冲突发生在武关西南的漫川关。 为防守此关,公子疾在这儿部署重兵五千人,设三道壁垒。大出秦人意料的是,楚人没有直接攻关,而是沿着高山险道绕到漫川关的北侧,首先切断漫川关与商城、武关的联络,在险隘处建立壁垒,继而由北向南展开猛烈攻势。漫川关主要是防楚人,防御壁垒多在南侧,楚人由北而来,秦卒就无险可据了,只能以血rou搏杀。就在秦人全力对付北侧之敌时,南侧楚人开始攻关,隐身在东、西两侧山地的楚人也俯冲而下。秦人四面受敌,先后支撑两个多时辰,终因寡不敌众,尽皆战死。 漫川关失守。 漫川关失守之日,嬴荡带着他的两个义兄、百多力士、近千侍卫刚好赶到商城。听闻失利战报,嬴荡坐不住了,当下要求前往漫川关,收复失地。 “殿下万万不可!”公子疾急了,“漫川关的事,是臣的错,臣竭力收回就是。”略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