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八十三章:思想才是统一的主因 (第1/2页)
打蛇要打死,这时代,扭曲后的儒家仁义尚没有影子呢,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普世价值观便是君子之仇,三世犹可报! 尚武的周人,对于敌人的做法便是看你不顺,掂刀就干,更不会与你哔哔,通常都直接一棍子打死。 正因此,秦国长平之战后,一举坑杀了赵国四十万降卒。 纵然更多的有秦国缺粮的原因,但是,不给敌国留青壮,却是白起考量的第一要务! 甚至在秦国攻破六国后,六国的王室贵族,也近乎全部被秦王或明或暗的下令杀死。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思想上的碰撞,从春秋时期的灭国存社稷,过渡到了战国时期的精神、rou体一起彻底予以毁灭…… 周朝的势力笼罩范围,大约有三百四十万平方公里,实际上归于周朝及诸侯完全能够掌握的疆域,估计也就一百多万公里。 有周一朝,号称八百诸侯,周朝初期亲自册封的诸侯,有名有姓可考的,就有七十一国。。 需要知道的是,周朝灭了商朝的朝歌之后,商朝的诸侯国,夏朝的诸侯国,以及听从夏商周调令的小诸侯,亦或生活在华夏大地的异族、异国等等,各种诸侯势力多如牛毛。 这便有了八百诸侯的说法,可能实际上还不止此数! 待到了春秋时期,有名可考的诸侯,便仅剩下一百七十余了。 消失的那些,都被统一掉了,至于生活在华夏范围内的异族,到了战国时期,更是彻底消失不见。 要知道春秋时期,在天下之中的河南,可是都有很多异族异国的! 自此,周朝范围内彻底成了华夏民族固有盘。 在史学界,有一个的说法秦的统一,与其说是秦国一力推动,不如说是当时的社会思想使然,纵然没有秦国一统六合,也会有赵国齐国韩国燕国等来统一! 百花齐放的百家学说,在相互碰撞下,彼此融合,最终一手推动了天下的一统。 统一天下,乃是天下人共同的心愿,最终在耕战体系下的秦国,完成了。 可惜的是,秦国统一天下之后,没有及时改变国策,终于让这种统一,在十几年后,便轰然倒塌。 …… 其中不乏民生艰辛,六国贵族不甘失败,野心家的推动…… 然而,继任的汉朝,又采取了保守的政策,最终导致了华夏先民勇于开拓的精神,在撑过大汉四百年后,彻底消失…… 若是继任的后世统治者策略得当,以周人那开拓进取的精神,中国,岂能局限于东亚一角…… 纵观古今,华夏最光辉的时代,便是春秋战国五百年…… 张程带着人一个院落,一个院落的清剿过去,大量的秦卒尚在睡梦中,便被抹了脖子…… 待天色大亮,三亭城头,魏国那鲜红的旗帜,迎风飘扬…… 而此时,周义大军距离三亭,尚有四十余里的距离。 而一夜未睡的张程,却是顾不上休息,正忙着抄写之前榆关公大夫青豚发往各地的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