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_第四十三章 战争不仅仅是杀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战争不仅仅是杀敌 (第1/2页)

    二月十六,朱棣在北平原燕王府,现行在所召开朝会。

    原来的燕王府就成为了大明新的政治中心,大半个朝廷的文武官员举行了第一次大朝会。

    朱瞻基原以为自己跟这次的朝会毫无关系,但是却没有想到,朱棣让他也参加了这次的朝会旁听。

    因此,他的幼军和羽林卫的斥候比试,他也根本没有机会旁观了。

    不过,为了怕那些幼军不尽力,他委派了李亮代替他出席这次的比试。

    这次的朝会主要内容就是处理北征事务,但是也处理了一些这段时间的朝廷的大小事务。

    行在所这里就变成了整个北伐军的司令部,大小命令从这里发布了出去,整个北平也因此开始活跃了起来。

    当天下午,都督刘江、朱荣就被朱棣任命为前锋,明日率先离开北平,由中路踏上了前往大漠的行程。

    朱瞻基也旁听了五军都督府与兵部联合做出的战争计划,第一次正式接触了这个时代的调兵遣将。

    在后世,周游的手下有十万保安,超过两万人的雇佣军团。

    但是在那个时代,他有自己的军事卫星,有自己的通讯网络,也有自己雄厚财力支撑起来的后勤部门。

    不管是天气,运输,弹药供应,食物供应,都有超级计算机统一统筹。

    可是这个时代,什么都没有,一切都需要靠人力来堆。

    就连最基本的交通网络,现在都没有,大部分地区,都是没有人烟的地区。

    所以,现代战争与古代战争,完全不是一回事。要是以后世的眼光来看现在的战争,统筹安排跟过家家一样好笑。

    北征的第一步是在张北集合,朱棣在大军出征大漠之前要进行大阅兵,这种阅兵不是为了炫耀武力,唯一的目的是鼓舞士气。

    后世的士兵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战争,可是现在呢?大部分人当兵的目的只是为了混口饭吃。

    所以,朱棣的御驾亲征,第一步就是阅兵,给士兵发银钱,只有这样,士兵才有战斗的动力。

    以后世的运输条件,从北平到张北县,不过两百多公里,四百五十里左右,只是几个小时的事情。

    但是现在,步行却需要整整十天。

    士兵带着自己的武器,一天正常行军只有三十公里。即使现在道路通畅,也只有四十公里,如果想要再快,只会把士兵累垮了。

    这个时代的军人忍受能力绝对高于后世,但是身体条件有限,一年到头连rou都吃不了几顿,身体能有多好呢?

    在草原作战还是好的,有专门的辄重营。像沐英他们在西南打仗,山高路窄,士兵们需要自己背着兵器,背着干粮和被褥,一天行军二十公里,三十公里,就已经是极限了。

    这次北征,几十万大军行军,每一个卫的后勤供应,休息场地,粮食配给,医疗治疗,突发状况应对,全部需要用人来安排。

    光是为了保持相互之间的通讯,就需要百分之五的士兵来专门负责,这个数字是朱瞻基一开始根本不敢想象的。

    后世只需要一个卫星,总指挥部千里之外就能把命令下达到每一个班组,甚至是每一个士兵身上,但是现在用几万士兵,才能勉强维持这几千里战线上,每一个卫相互之间的联系。

    朱瞻基也真正认识到了,为什么看历史书的时候,那些元帅,军神比拼的并不是谁厉害,而是谁犯的错误少。

    像三国演义写的那些大将打了士兵打,完全是扯淡!

    后世的所谓四大名著,不要说还没有写出来,就是写出来了,也是现在这个时代的网文,yy小说。

    第一天的会议,只是确定了前锋营先出发。然后就是一直在安排各个联络处,建立通讯系统,最后一直忙到了深夜,才安排好了各军卫的补给系统。

    朱瞻基一直到快子时,才回到了自己的住所,脑袋里面乱糟糟的一团,被这落后的战争模式搅的头昏脑涨。

    看到一直等着他的李亮,朱瞻基也有些有气无力了。“今日比试结果如何?”

    李亮却满是兴奋,笑道:“殿下,幼军虽幼,今日却是大出风头。羽林卫的斥候,只会粗略的观测,逃跑,隐迹。他们根本不懂得观星术,不知道野外生存,不知道野外伪装,更不知道如何不用开口传递信息。赵大人原本对幼军不屑一顾,但是一日比试下来,却已经将幼军这两百人当成了宝贝。”

    “那就好,今日疲累无比,快让人把补汤给我端上来。”

    躺在guntang的大木桶里,秋月帮朱瞻基按着头,冬雪帮朱瞻基端着用人参、麦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