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7节 (第2/3页)
。 然而在这平静的背后,有些事情已经不可逆转地开始了。 先是承乾帝再次一病不起,与前一次的来势汹汹相比,这回仿佛只是有些缠绵反复,并不如何凶险。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皇帝在迅速地衰弱,仿佛他的生命突然开始加速流逝一般。 承乾帝的身体早就千疮百孔,这些年虽然有神医孙靖从旁调理,此时也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 忠心的臣子们为大周社稷着想,纷纷上书催促承乾帝下旨,让太子杨进再次监国。 这些年,杨进已经锻炼地很好,完全符合一位明君的标准,也终于赢得了朝堂上下的认可。 但承乾帝却将众臣的折子都置之不理,死死抓着朝政大权不肯放手,甚至还降了几位上书大臣的官职,仿佛如此就能挽留住什么。 对此,杨进安之若素,恭敬孝顺的态度不曾有一丝改变,对他来说,既然耐心等了许多年,也就不急于这一时了。 他的态度让承乾帝安心了不少,总算没有引起更大的波动。 但令所有人都措手不及的是,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南疆叛乱了。 第八十五章、 重掌大权 南疆叛乱的消息被快马加鞭送入承乾帝手中,他只看了一眼,便将其丢在一旁,靠着椅背闭目养神,神色有些恹恹。 他真是老了。 南疆说穿了不过是蛮夷聚集之地,荒凉贫瘠,蚁虫横行,实在没有多少油水。 从古至今,历朝的皇帝们对此处大多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懒得多费精神,等真的闹起来才狠狠敲打几下。 就是这样一个地方,竟也让承乾帝心生退意,一点都不愿意面对。但他到底保留了最后一分神智,待半日后稍稍缓过精神,承乾帝就叫人宣太子杨进觐见。 杨进此时正与崔容在一处。 四年前,承乾帝一道圣旨,崔容从大理寺少卿变为中书舍人。此次调任品阶不变,但中书省地位超然,并不是大理寺可以比拟的。 中书舍人虽只得正四品,但也有了参与诏令起草、商议国事的权利,相较之下可谓一步登天。 而这些年杨进亦渐入佳境,两人在一处多是商议正事,少有从前那般逍遥自在。 这日好容易得了闲,杨进便约崔容一道去京郊外的山谷游玩。 长安的春天今年来得迟了,已经快三月末,寒气还未褪尽,柳枝才将将冒出嫩芽。 好在山林之间春草已颇有绿意,景致倒也不错,于是年轻公子们纷纷按捺不住,呼朋引伴出门踏青。 崔容与杨进均扮作寻常富家公子,混在游人之中,叫侍卫远远跟着,倒也不十分碍事。 两人一个玄色衣衫,面容冷峻;一人气质从容,举止温文尔雅,身后又跟着二三十名侍卫,所过之处频频惹人侧目。 “如此一来,殿下微服似乎没有什么意义。”崔容环视四下,终于忍不住轻叹。 杨进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眼看和崔容躲清静的计划又要泡汤,他十分不甘,于是道:“不如我们换个地方?此处往东,有个湖,据说景致也不错……” “算了,想来和这里所差无几。”崔容懒得奔波,摇了摇头。 此处虽有几名官宦子弟游玩,但他们都颇有眼力见,看太子殿下是微服出行,便知其不欲被打扰,于是不着痕迹地避开了。 如此一来,山谷里便没有方才那么拥挤,杨进觉着舒服了些,也就不再提换地方的事了。 **** “那走在殿下身边的,可是大理寺崔少卿?”一名青衫书生有些惊讶地问同伴。 待同伴应了,书生不由有些惊讶,暗忖早就耳闻大理寺崔少卿与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