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第7/26页)
“韵不能我限,不然便不公平了。” 原来各人都有自己所熟悉的韵,尽有大诗人对某一韵目很生疏,或者庚青相混,或者盐咸难辨而出韵的,为了怕后生小子持作话柄,宁愿叠韵,不敢押自己没有把握的字眼。鲍文箕的“不公平”之说,便是指此而言。 要公平就得由不会作诗的人来限,鲍文箕一眼看到小云,便即说道:“你报一个数目字,由一到十五,随便报。”小云眼风扫过,随口说道:“鲍二少、魏二少,就是‘二’好了。” “上还是下?”鲍文箕比着手势又问。 “小云自然在鲍二少下面。”朱凤台开玩笑地说。 “嚼舌头!”小云白了他一眼。 “那么,偏偏是要在上面?” “我不跟你说。” “那么跟鲍二少说,愿意在他上面,还是下面?” “你看,他!”小云扯着龚定庵的衣袖,身子扭了两下,还嘟着嘴,像个小女孩诉委屈似的。 “你不要理他,只说一个字好了,上还是下?” “下。” 鲍文箕便即接口:“下平就是二萧。” “偏偏是个萧。”魏仲英笑道,“不过此萧非那箫。” “对!”小云是恨恨的声音,“鬼箫,贼箫,死箫!” 那稚态可掬的神态,连被骂的朱凤台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韵有了。”鲍文箕等大家笑停了说,“似乎也要限时吧?” “三首七绝如果不限时,就没有意思了。”说着,魏仲英要来一支香,斜插在香炉中,其下寸许之处系一条丝线,线上又系一枚制钱,香炉下承铜盘。然后,取出预先备好的文具,水笔、墨盒、花笺,每人一份。 布置妥帖,鲍文箕用纸媒点燃了藏香,同时宣布:“不依限者,罚则公议。请构思吧!” 于是或拈笔在手,或悄然倚阑,或举杯徐饮,都静悄悄地在肚子里做功夫。只有龚定庵,握着小云的手问道:“你在合欣园是自己‘铺房间’,还是‘讨人身体’?” “自己‘铺房间’。” 妓家的规矩,自己“铺房间”,一切自主,除了分担开销以外,不受任何拘束;“讨人身体”则是由老鸨先借一笔款子与姑娘,缠头所入,除了拆账还要归还旧欠,接何等样的客人,亦须听老鸨的意思。两者之间的处境,大不相同。小云是自由之身,龚定庵便有些动心了。“回头到你那里去坐坐,好不好?” “怎么不好?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居然能运用这句成语,在风尘中就是吐属不凡了。龚定庵问道:“你读过书没有?” “书有各种各样的书,《三字经》《百家姓》是书,四书五经也是书,你问的是哪一种?” 龚定庵被她驳倒了,笑一笑说道:“你这张嘴很厉害。” “厉害的地方,你还没有见到呢!” “什么地方?”龚定庵那双手在桌子下面不规矩了。 “不要乱摸、乱摸!”小云很放诞,毫无顾忌地说。 大家都停下来看着他们,龚定庵不免有些窘,也有些恼。魏仲英便提醒他说:“有的交卷了,有的在写了,你还一个字没有呢!” “我口占。”龚定庵便即念道: “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 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集今朝。” “朝”字刚刚出口,只听得“当”的一声,藏香烧断了丝线,制钱落入铜盘,时限到了。 “罚,罚!”小云拍掌笑道,“报应。” “什么报应?”朱凤台故意相问。 “你问他自己。”小云指着龚定庵说。 “议罚吧!”鲍文箕为受窘的龚定庵解围。 “大才槃槃的定公,竟不能依时交卷,此罚不轻。”有客人说道,“请定公自己说吧。” “吾从众。”龚定庵笑着回答。 “定公的意思,公议该怎么罚就怎么罚,他无异词。”朱凤台说,“依我看该罚的不止一个人。” “还有谁?”鲍文箕问。 “喏,”朱凤台笑指着小云,“若非她絮絮不休,不会害定公受罚。” “不通,不通!”小云抗议,“我是局外人,与我何干?” 大家都认为驳得有理,不道朱凤台另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一着。“受罚不过罚酒,不是说要加重吗?”他说,“罚酒以外,再罚定公一个将功折罪的差使:说动小云,唱个曲子。” 这是间接罚小云,大家都觉得这一罚很别致,而且也想看看小云是否肯听龚定庵的话,所以纷纷附议。 小云自然不服,要想抗辩时,让龚定庵一按她的手,拦住了。“仲英兄,”他说,“你看怎么办?你知道的,我没有破过例。” 原来龚定庵与朋友相聚最喜纵饮剧谈,选色自为所乐,而征歌则为所憎,他不久前还作过一首诗:“梨园串本募谁修?亦是风花一代愁;我替尊前深惋惜,文人珠玉女儿喉。”诗下自注:“元人百种,临川四种,悉遭伶师窜改昆曲,鄙俚极矣!酒座中有征歌者,予辄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