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八章 无冕之王(感谢孤夜神无的月票) (第3/3页)
令尹子般举玉盏一饮而尽,大笑之声响彻楚忠堂内外。 众大臣也纷纷饮尽了杯中酒,可是芈凰只是沉默地一饮此杯,紧接著,听着众人奉承贺喜之话铺天盖地而来。 “令尹大人,卜尹今日有事未到,可是他还是让我将这封贺函交于大人,并说,他昨日夜观星辰见一颗金星划过我荆蛮是为大吉之兆,而他已经为此战算好了一卦,诸位可知结果如何?” 王尹拿出卜尹那封贺函,他早已私下看过,都是些吉利话,而且他昨夜也确实看见一颗金星从方北而来,所以才在此借他这封贺函作着文章。 “如何?” 众臣翘首问道。 “此战必胜,扬我国威!”王尹大赞道。 “此番首捷全靠驸马指挥有方,用人得当,才能将那狐假虎威的陈国以及那多年不尊我大楚的陈公送葬在国内,所以我们早就说过只要驸马一出,我楚军必然大胜!” 哈哈哈! …… 众臣的歌功之声与令尹子般的大笑之声交叠在一起,几乎要掀开这大殿金顶上,响彻整个荆南。 这一刻,芈凰深深的觉得若敖氏的权力已经凌驾于王权之上,王室的尊严在臣民面前一再地被挑战,所谓的“双敖盟约”,历经几世更迭,已经为楚国缔造了另一位“无冕之王”。 这位“无冕之王”历经三百年已经和芈姓王族一起站在了楚国权力的颠峰之上。 楚国看似还是由芈姓王族当政,可是自武王赐予令尹之族的若敖氏族,绝对的军政大权起,已经让这个国家实际上变成由若敖氏把持的国家,其他的氏族在如何强大,成氏,潘氏,周氏也好…… 他们都远远不及。 因为若敖氏掌握着楚国的刀锋所向——若敖六部,他们拥有独立于王室的强大军队,甚至臣服的属国,他们对于楚国的统治时间可以追溯到比武王自立为王还早。 和芈姓王族一样悠久。 这样悠久的氏族,注定了他们手中的权力已经强大到让王族都要忌惮,甚至可以说这是他们芈姓王族从武王文王成王甚至到她父王这一代不断信任或者放任的结果。 可是这个庞大的氏族已经不再是当初“忠我大楚,世代贤良”的氏族,他的掌舵人也已经无法控制家族内所有人不断膨胀的野心。 一个孕育了无数天才的氏族,一个令尹之位已经无法满足所有天才绝伦的子弟,若敖越椒也好,若敖子克也好,若敖子琰也好…… 因为他无法给予每一个天才的子弟一个令尹之位。 甚至更高的位置。 他们开始被权力的欲望所吞噬,甚至让他们为了那个最高的位置彼此相互厮杀,甚至将其他各大氏族的力量不断分化削弱。 回想武王初立时期,当时武王真的是心甘情愿订立“双敖盟约”吗? 还是只是因为削弱不了他们的势利,同时不得不仰仗,为了国内的政权稳定如她一般而变相做出妥协与安抚。 所以退一步逼他们对王族世代效忠? 也不知道是否有先祖试图改变过这种境况,还是他们都失败了? 所以不得不继续忍受若敖氏的存在,允许他们与王室一起共享九级玉阶之下无边的权势。 甚至武王与若敖氏先祖订立的盟约,已经给了他们横行无忌,桀骜不驯的资格,成了他们的免死丹书,从此在荆蛮大地上升起两轮旭日,同耀天地。 他们的权力,无处不在。 他们的影响力,无处不在。 从民间到朝堂甚至到诸侯国之间。 几乎大半的百姓对他们充满敬畏,几乎所有的朝臣对他们俯首听从,朝堂上,她的父王不过是百姓口中一个被人蒙蔽了“眼睛”和“耳朵”的昏君。 说起父王的名声,在诸国间恐怕还不如若敖氏好。 这个国家还是他们芈姓熊氏的吗? 还是已经潜移默化中变成若敖氏的,他们现在只是缺了一个名正言顺的名义。 外面,那些百姓看着他们的眼神是一种等同于对于王权的敬畏,他们头顶的姓氏,让百姓产生了深深敬畏,弯下他们的膝盖,甚至臣服在他们身下,随意被践踏。 原本独属于王室的荣耀,在楚国已经不复存在。 在这楚忠堂上更是不复存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