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3章 大封赏 (第1/2页)
康王滔滔不绝的将圣旨念完,之后立刻上前将葛岩扶了起来,顺便将圣旨塞到了葛岩的手里。 “先生,这次您可是立了大功了。” 康王说到这里,脸上眉飞色舞,似乎打算让葛岩好好夸奖一番。 可是葛岩皱眉了,他开口道“殿下进城之后,皇上可有和你提起过,立你为储君的事情?” 康王听了葛岩的问话,立刻脸阴了下来。 他愠怒道“二哥和六弟那边不知道使了什么坏,父皇居然昨日并未提起此事。看来城中形势不容乐观啊。” 葛岩听了这句话,已经隐隐有了猜测。 其实昨天夜里,天机阁的人,已经悄悄的给葛岩送来了一叠的情报。离开大魏国这么久,太多事情需要梳理了。即便一夜无眠,葛岩也只是将情报看了三分之一。 这些情报极为琐碎繁杂,可是有几个很重要的点,却被葛岩归纳和总结了出来。 第一,梁王通过西北赈灾的优良表现,取得了不错的功绩,外加上童大春一手扶持,已经全面压制住了赵王。丞相王甫国,也知道大势已去,开始带着赵王,投奔到了梁王这边。如今他们强强联手,皇帝已经有所顾虑,储君之位或许非梁王莫属了。 第二,蔡太师因为年事已高,外加上他的子侄多人牵涉到了赈灾款粮贪墨一案,虽然最终都是轻判,可是这件事情对于蔡太师影响很大,蔡太师直接被皇帝要求告老还乡。如今三司的长官位置空了下来,暂时还是皇帝自己担着。蔡太师一倒,对于皇后的威胁可谓巨大了。她原本就痛失了太子,现在父亲又被架空,形势对于康王来说极为不利啊。 第三,长公主那边不知道因为什么缘故,居然开始倒转过来,支持其梁王来了。长公主是个明察秋毫的人,见风使舵而已。康王去了大辽国已经大半年的时间,长公主必须做出选择,这也是明哲保身之举。 如今整个秣陵城的局势,无论哪一个方面,似乎都对康王不利。偏偏这个时候,他裹挟如此大的功劳回来了。这对于大魏国皇帝而言,是个极为头痛的大问题。 若是之前的格局,皇帝可以毫不犹豫的宣布康王成为太子。可是如今形势转变,梁王裹挟了军方和政方,一旦皇帝强行宣布康王担任太子,那么就会天下大乱。 这是皇帝需要忌讳的地方,所以康王回到了秣陵城之后,他并未急着宣布储君之位。 他选择将康王的诉求先压下去,因为如今的康王看起来似乎并不为虑。 皇帝虽然对康王没有兑现承诺,但是对葛岩却是极为大方。 葛岩这次回来,携带着天大的功劳。皇帝给的赏赐也足够巨大。 葛岩的官职直接升了两级。现任正四品护龙堂提督,镶龙卫从四品副指挥使,正四品御前带刀侍卫,爵位却也连升两级,成了伯爵,封号神勇伯。 要知道镶龙卫的副指挥使童宜山和陶擎,也不过是从四品。葛岩的官品如今比童宜山和陶擎还高一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