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2章 主将之争 (第2/2页)
兴致高昂。可是如今童大春依然在南方和民乱大军纠缠。 民乱大军虽然已经没有之前庞大,已经形成了压制,但是却成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童大春的实力正在不断的被削弱,康王完成了他的监军重任,已经舍弃了童大春返回了秣陵城。 因为和蒙古结盟,他才是最关键的人。因为童大春势力的削弱,梁王和赵王的结盟似乎变得松动了很多。 之前归顺于梁王旗下的文武百官,也开始松动起来。 他们的目光很犀利,最直接的影响,那就是蔡太师的儿子居然上位,正是那位和葛岩瓜葛颇多的蔡奢。 蔡奢上位之后,虽然官职目前只是从五品,却协理了三司。虽然三司名义上还是皇帝亲自管着,可其实大部分的事情还是归属于蔡奢的。 蔡奢受了蔡太师的教诲,居然和康王走在了一起。有了三司的罩着,长公主那边似乎也朝着康王这边靠拢。 康王看起来又崛起了不少。 能够出现如今这种局面,葛岩很清楚,这一切都是皇帝魏佶一手cao纵的结果。 魏佶将童大春调出京师去平乱,然后又让康王监军,就是消耗童大春的势力。然后扶持蔡奢继任三司,就是扶持康王。 葛岩这次回来后,蔡奢之前和葛岩多有过节,康王第一时间让两人握手言和。如今康王身边,蔡奢、葛岩和长袖善舞的岳灵尊,成了顶梁三柱。 有了这三人辅佐,康王顿时有些春风得意。 如今在朝堂上,商议的正是夺回十三城,究竟要谁为主将带兵出征。 皇帝魏佶已经商议定下,京师派出十万禁军,汇合边境北疆军十万兵力,合二十万大军,组成征北大军。 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又和强大的蒙古作为攻守同盟,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唾手可得的功劳。梁王和康王,为了争夺此次战役的主将之位,已经进入了白热化。 双方簇拥的文武百官,在朝堂之上唇枪舌剑,所有人都对这个位置势在必得。 葛岩的出现,让魏佶有些眼前一亮。 若论整个大魏国,谁最能打仗,之前有大魏战神吕天楼,可是现在确只剩下葛岩这位福星小将了。 葛岩自从出任朝廷官职以来,进行的大小战事,也算是数不胜数,全部以胜利告终。 葛岩就是靠着无数的军功,最终让自己坐上了这个四品的大员。 魏佶看着葛岩笑道“葛卿家,你巡边回来,对于边关战事最为了解。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魏佶居然单独问葛岩,让在场的文武百官,都停下了争辩,纷纷用炙热的目光盯着葛岩看。 葛岩郑重道“启禀陛下,若论对大辽国的了解,没有人会比康王殿下更强。康王曾经忍辱负重,在大辽国做了人质这么长时间,完全有经验和方法来对付大辽国的人。臣以为康王殿下才是此次战役的最佳主将,臣愿意全力辅佐康王殿下,必定建功立业,勇夺十三城,一雪前耻,恢复我大魏国神威。” 葛岩的慷慨之词,说得是无比激奋,让人听了热血沸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