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9章 军情 (第2/2页)
。 如今的天机阁除了经营实业和商业之外,卖讯息依然是它的主业。 越是战乱的时候,这些讯息往往越是值钱。 葛岩如今的书案上,就是大辽国和大魏国交战的而一切真实情况。 此时的葛岩,甚至是大辽国的皇帝和大魏国皇帝魏佶,都没有他了解前线发生的事情。 这些讯息,有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康王魏构自从放弃了十三城之后,一路直奔秣陵城而去。回到秣陵城之后,皇帝魏佶不但没有怪罪他,还真的将允诺给魏构的太子之位大张旗鼓的给了他。 原因很简单,如今兵荒马乱,或许只有确立储君之位,对于大魏国的军心稳定才越有利。 此时的众多皇子,似乎真的没有人可以和魏构竞争了。梁王此时龟缩在家,甚至大门都不敢迈出来。至于那赵王,受了中书令王甫国的教唆,如今已经彻底的偃旗息鼓,居然去了云南州那边,当起了闲云野鹤的藩王。康王魏构的这个太子之位,简直就是实至名归。 魏构回到京城,自然有岳灵尊和蔡奢辅助,葛岩倒是无需担心他。 第二点,大辽国的南侵大军,一路上可谓长驱直入,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大魏国也并不是没有抵抗,足足组织了三百万的狙击军队,北上进行拦截。可是在十三城一战役,足足伤亡了三十万人。 紧接着在江北州府的防御战,又损失了五十万人。 然后就是秦凌关,双方血战,大魏国再次丧失六十万的主力。 前前后后,损失了接近一百五十万的军力,对于大魏国而言,绝对是伤筋动骨。 战争从来都是双刃剑,大魏国损失惨重,大辽国也同样好不到哪里去。 大辽国两百万大军南侵,如今只剩一百一十万军力了。 大辽国似乎铁了心要让大魏国吃到苦头来,居然又抽调了全国军力,再次增加了六十万的军力。 疯了!整个大辽国真的是疯了。 不过依照目前的情形来看,大辽国的疯狂,或许有他的道理。关键是大辽国牺牲了这么大,确实也捞到了足够的好处。 不光顺利收复了十三城,还顺势一路南下,足足斩获了大魏国四分之一的领土。一共一百三十余座大小城池。 此时的大魏国,已经是战火连绵,全线沦陷之下,此时交战的地方,距离秣陵城最近的战场,其实已经只相距二百里不到。 整个大魏国文武百官都慌了。二百里的距离,其实只要敌人突破了防线,骑兵只需要一天就能够到达秣陵城。 如此危险的境地,已经有不少御史和大臣,开始不停的上书,建议朝廷战士南迁,去江南州的陪都南陵城避乱。 可是这个提议,立刻被大魏国皇帝魏佶给否决了。原因很简单,此时的大魏国,已经岌岌可危。这个时候如果朝廷还想着南迁,只怕前线立刻失去了奔头,只怕全线立刻崩溃,那么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魏佶不想做亡国之君,所以他就算死也要死在大魏国都城秣陵。 手机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