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1章 三国贸易 (第2/2页)
涌入西宁。 西宁的商人们赚得是盆满钵盈。 最关键是,整个西宁城的工坊体系,重新生机勃来了。 贸易归贸易,但是葛岩支持蒙古和大琻的山匪,这一点是不可能动摇的。 没有需求就不可能有消费。葛岩深知这一点。他们两个国家的需求,就需要这些山匪的破坏来产生。 反正蒙古和大琻,目前没有有效的办法解决这些山匪的问题。葛岩就不会停止利用山匪,激发蒙古和大琻的物资需求。 久而久之,光从蒙古和大琻进口牛羊马和皮草,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西宁国的需求了。 这么大的贸易顺差疯狂的涌入西宁国,一旦金银铜,这些硬通货越来越多,就会打来巨大的通货膨胀。 葛岩不愿意看到这一点,他必须让这些钱花出去,换成实打实的物质和实物回来。这样子才能有益于整个西宁国的发展。 可是蒙古和大琻,有什么东西值得买呢?最终西宁国的商人,给予了蒙古和大琻赚钱的机会。 那就是帮西宁国种植棉花、药材、粮食、麻、蚕丝、铁矿等等。 这些工坊所需的原材料,才是西宁国急需的东西。正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 当西宁国不断打压皮草和牛羊马的价格之后,蒙古和大琻的人也不是傻子,他们开始自发的种植这些西宁国需要的经济作物了。 虽然种植并不是蒙古和大琻擅长的,但是他们为了能从西宁国赚到钱,他们必须学习种植。 只有这样子做,赚到了钱以后,才能从西宁换取更多的精良工业制品。 疯狂的贸易巨轮开始驱动了。蒙古国和大琻国,渐渐的成为了西宁国的原材料输出国,开始成为被西宁国剥削的两个贸易下游国度。 要知道出售原材料,并不是什么附加值高的行业。西宁国拥有完的话语权,蒙古和大琻只能赚到辛苦钱而已。 巨大的贸易顺差依然存在,只不过现在西宁国找到了自己需求。 自从打开了蒙古和大琻的贸易大门之后,整个西宁国北部的经济,也开始腾飞起来。尤其是和蒙古和大琻接壤的周边那些小城市,也开始慢慢的活跃起来。 如今南北并重,这是葛岩希望看到的结果。 经过这么一系列的运作之后,距离面吞并回鹘国,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一年半的时间了。 如今的西宁国可谓是蒸蒸日上。尤其是西戎州,简直就成了另一个江南水乡的翻版。 葛岩此时预估这整个西宁国的国力,丰盈得可怕。这个时候,葛岩也开始决定啃一啃硬骨头了。 那就是葛岩一直耿耿于怀的大理国。大理国似乎也早就料到了西宁国要对他动手,所以一直在边境地区剑拔弩张,足足安置了六十万大军驻守在那里。 大理国可不是回鹘,大理国是国力极为强横的,经济实力也是非常强。多年来和南洋诸多国家进行贸易,让他们极为富足。外加上特殊的国家体制,让他们的皇族,拥有无上的权利和资源。 这一点甚至是葛岩的西宁国都无法比拟。 (本章完)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