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2章 攻势增速 (第2/2页)
持巨大的战争消耗,大理国不得不,不停的增加战争税。 这对于本来就极为穷困的大理国百姓而言,无异于是雪上加霜。 经过数次的加税之后,终于有不少底层的百姓,开始悄悄的携老扶幼,朝着西宁占领区而来。 葛岩对于这些底层的百姓和难民,都是采取部接收的模式。 毕竟战争打死了那么多的人,剩下的土地,怎么分都是够的。 西宁国,将大理国的占领区,划分为南黎州。一样设立州郡县制度。 有了完善的行政体系之后,占领区才会变得更为的稳固。 其中不少战略支援,军队可以直接使用军饷,在本地直接购买。 这也极大的方便了补给。不用千里迢迢,从西宁国运输过来。 葛岩在短短的时间内,打通了这么多的关节以后,西宁大军进攻的脚步立刻加快了不少。 西宁军,犹如一支战争机器,不断的吞噬着大理国皇族的财富和资源。 只在一个月之后,西宁军再次攻下七十城。 此时西宁军的占领区,已经扩大到了大理国的一半了。 随着占领区越来越大,大理国的皇族开始丧失理智。他们提出了惨绝人寰的政策,那就是焦土政策。 城池可以丢,但是绝对不能给西宁人捡便宜。于是他们在每退缩一个城池之后,都会采取烧光一切的办法。 这对于西宁国大军而言,就不妙了。 如果攻占下来,这一片什么都没有,留下的饥民,就会成为葛岩这边的拖累。 为了应对这一切,葛岩必须从西宁国调运更多的粮食过来。 幸好此时只是春夏交替,只要有了土地,这些饥民,只要撑过几个月,就可以收成新的粮食。 这对于西宁国而言,是一场巨大的管理挑战。 必须让占领区,在最短的时间里,恢复农耕生产。 否则这么多的人口,即便西宁国财大气粗,也不可能可以支撑得了。 整个西宁国的政权里,开始飞快的驱动着一切。 只要攻占一个城池,工部、吏部、刑部…… 所有部门,都派出骨干,一拥而上,瞬间稳定城池,然后开始发放救济粮食,还有种子。 为了安定人心,农田也是第一时间划定和划分下去,并且安排第一时间开始耕种。 为了恢复耕种,大量的农具,不断的从西宁国的工坊生产出来,用马车运了过来。 这些都是西宁国国库买单。经过整个国家的日夜奋战,占领区很快就恢复了生产,有条不紊的社会环境,让整个南黎州,显得欣欣向荣。 大理国皇族崩溃了,没想到焦土战略,都没有拖住西宁军进发的脚步。 为了避免大理国狗急跳墙,葛岩再次咬牙,从回鹘那边,经济抽调六十万援军。 这些军队,几乎都是新兵。可是这些人,可以支撑起后勤和补给,让前线的作战部队,数量再次暴增。 为了增速前线的补给,葛岩甚至下令,将一部分战争工坊,迁徙到了大理国的境内。直接在前线生产大量的弩箭、炮弹、弹珠、火药。 (本章完)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