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04章 西宁农牧成立 (第1/2页)
西宁国这边的农业生产,搞得是如火如荼。整个西宁国的贸易也在顺利的进行。 可是未雨绸缪,西宁国今年的粮食丰收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不过西宁国如今人口,即便是部种植五谷,也够吃了,虽然剩余并不是很多,但是自给自足完没有问题。 如今推广了新物种以后,就不是够吃的问题了,而是会突然让粮食爆仓。 这么多的粮食,如果部都在西宁国流通,必定无法消化掉。 葛岩当即决定在,西宁国,开始建立大量的养殖工坊。 葛岩一次性投资了一千万两,开设了六家巨大规模的养殖工坊,分别位于西宁国南北的各个方位。 这些养殖工坊一旦设立之后,将会消耗大量的粮食。每个养殖工坊,葛岩决定饲养大量的猪、牛、羊等。 当一个社会粮食丰收到销售乏力的时候,多出来的粮食最佳的投放地,就是养殖业。 葛岩成立这么多的养殖工坊,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国各地的富商,都开始效仿,设立大大小小的养殖工坊。 之前的百姓们,各个三餐五谷,能吃饱就不错了,基本不能奢望吃rou的事情。只有逢年过节才能碰点荤腥,各个百姓脸上都是菜色。 葛岩希望改变这一切,让吃rou变得并不是那么奢求的事情。 除了设立了大量养殖工坊以外,葛岩还积极的开始筹划粮食外销的道路。 只不过这一次,却是杜绝土豆玉米外流,主要对外倾销五谷。 西宁国的商业版图,早就笼罩了其余四国。西宁国的粮食,很快就到了这些国家进行出售。 虽然因为西宁国的倾销,造成了粮食价格的少量下滑,但是因为西宁国严控了倾销的数量,价格还是可控范围内,利润还算可观。 这种倾销,对于其余四国的农业却是打击巨大的。他们没有西宁国这么好的水利设施,种植起来,自然更为艰难。 好不容易种出来的粮食,还以为这段时间战乱纷纷,粮食能够卖个好价钱,却没想到遇到了西宁国倾销,又再次被打压了一番。 与此同时,大辽国和大魏国,也开始去西宁国打听粮食丰产的原因。最终得到的消息,自然是那令人震惊的玉米和土豆。 大辽国和大魏国,试图从西宁国引入这两种作物。可是整个西宁国对这个事情,都封锁极为严格。 即便有黑市可以购买,都是极高的价格,必须三两银子一斤。 这可就为难了大辽国和大魏国了。 对于蒙古和大琻来说,他们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是游牧为主,就是用牛羊等换取五谷,况且五谷也不是他们的主食。 耕种对于蒙古和大琻来说,是一种极为愚昧的行为。 不过大辽国和大魏国,对于土豆和玉米的价值却是认识得很清晰。 最终,两国都派出了使臣,前往西宁国,商议引入种子的方法。 西宁国国事阁,给出的报价,却是一两银子一斤种,必须买满一千万两,否则免谈。 一千万两,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