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06章 领土的陷阱 (第2/2页)
片缓冲地带,被缓冲。 这么一来,西宁国反而更为稳定了。 西宁国之所以放弃大量的大琻国领土,其实是有一个重要的战略意义。 那就是让大辽国直接面对蒙古国和大琻国的冲击。 本来大辽国国力已经较为羸弱了。此时有了这么一大片的领土,既没有人也没有钱去发展,就会成为大辽国一个巨大的包裹和累赘。 大辽国的人显然没有这样的远见,他们还在为有了这片庞大的领土而沾沾自喜。 为了维系这片领土的稳固,大辽国在辽阔的北部边界上,长期驻扎三百万的大军。 除此之外,在南方的大魏国边境,大辽国一样要驻扎两百万大军。就连暂时是盟友的西宁国,大辽国也一样需要驻军一百万以防不测。 这样加在一起,就等于需要六百万的常驻大军。 要知道整个大魏国的总人口也不过六七千万人。 这还只是边境军队而已,还有大量的地方乡勇军,和捍卫京城的守军,加在一起,军队已经达到千万级别。 穷兵黩武到了这个程度,大辽国依然没有醒悟过来。 他们的税收,早已经入不敷出。尤其是辽阔的北部边境,因为西宁国要走了所有百姓,造成了庞大的无人区。 边境军队无法在附近获得补给,只能从南方远距离运送。 千里迢迢运送补给,这可是一场巨大的消耗。 果不其然,才经历一个月,大辽国内部就已经有些坚持不住了。 大量的大琻国士兵,此时在边境觊觎着。此时大琻和大辽国,已经到了势不两立的境地。 只要大辽国敢有一丝松懈,大琻的骑兵就会毫不犹豫的冲击过来,给予边境军致命一击。 大辽国已经是骑虎难下了,他们这时候,才明白过来,西宁国为什么只要人,而不要领土。 一片没有百姓人口的领土,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没有任何意义。 为了养活这支边境军队,大辽国皇帝不得不宣布这支庞大的边境军,在北部边境正式成为军户,有屯田屯兵垦殖的重任。 这些边境军垦殖,对于蒙古和大琻而言,就是一个巨大的好处了。原本这些游牧民族还没有劫掠的兴趣,毕竟没有事很么资源。现在有了垦殖,就有了劫掠的动力了,起码骑着马儿过来,没准就能抢到粮食,这可是一个极大的诱惑。 这么一来边境军不堪其扰,每天都活在精神紧绷的状态下。 没过几个月,就有不少人精神上受不了,引发了大面积的哗变。 边境军的混乱,这是西宁国早就预料到的事情。大辽国边境军的混乱,还被蒙古和大琻看在眼里。 他们最擅长于抓住机会,立刻出兵,强行进攻边境军。 军心不稳的边境军,居然在人数占优势的情况下,连连败退。 双方才开战六天,大辽国的援军还没到的情况下,就已经触发了线溃败。 线溃败之下,大辽国的边境军,犹如散沙一般疯狂的朝南逃命。那些曾经从西宁国花了重金买来的巨炮和军备,部弃之如敝履。 (本章完)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