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四章:政治为先 (第2/2页)
也明白这话不是问自己的,他扭头看向殷清风。 殷清风看李世民这架势,就知道他心里有什么异议。但这个问题他事先还真没想过。 他稍微沉吟了一下说道:“若土地由各地县衙出而不用购买,可以节省一部分钱财建造围墙和房屋,以收纳五百人算,大约需要两千贯再为这些人准备第一个月的粮食等,大约为三百贯。 若以这个数字推算,一千座皇泽院的费用在两百三十万贯到两千五百万贯之间。” 李世民登时放心了。 如果这个数字放在去年,国库是绝对拿不出来的。但现今而言,别说两百多万贯,就是再增加一倍也无所谓。 最主要的是,这笔钱出得太值了! 只要皇泽院建成,它就始终彰显皇家的泽被之恩!这在无形中,就起到教化万民的作用!而付出的,只不过是几百万贯而已! 他轻拍了一下桌子,“那好!这笔钱财就由朝堂来支出!” 眼睛一转,他又说道:“非但如此,我会让各地县衙尽量多的腾出一些土地来。等清风起动倡学的计划后,就在皇泽院里建学堂。名字就叫皇泽学堂!” 殷清风立刻就明白了李世民的用意。 不过这样也好,由皇室与那些世家打擂,他只要安心把学堂建好就行。谁管李世民是不是为了邀名呢。 满心欢喜的接下了殷清风送过来的“大麻烦”,李世民翻了两下“升道坊和立政坊的改造计划”就随手放下了。又偏又远的两个坊区不值得费心思,何况这还是殷清风的“交换条件”。 殷清风让李伏威递交皇泽院的计划,应该是在自己面前举荐他。考虑到李伏威这几年表现得一直很低调,没什么可疑之处,李世民说道:“那这件事关皇家威严的事情,就麻烦吴国公了。” 杜伏威大喜,站起来躬身说道:“伏威当不负太子重托!” 李世民颔首,示意他坐下。然后看向殷清风。 殷清风摇摇头。 “晋安” 李晋安应声就走进殿内。 李世民吩咐道:“带吴国公去稍作休息。” 杜伏威也知道后面的事儿不用自己cao心,他躬身而出。 等杜伏威出去,李世民问道:“你打算要推荐你这位义兄?” 殷清风说道:“江淮之地已经由朝堂上治理多年了,他最大的根基已经消失殆尽,就没必要再防备他了他能从一个农家子,又以弱龄之身走到今天,才能是毋庸置疑的。 这等人才不为叔叔所用,就有些可惜了。 况且,他的子嗣也是小侄的义子不是” 李世民点点头,衡量着。 李伏威与殷清风走得近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从赐婚开始,他便让人留意李伏威的动向,的确是没有什么可疑的。既然殷清风这么堂而皇之的提出来,自己倒真要考虑如何使用他了。 但到底该如何使用呢? 算了,还是听听殷清风怎么说吧。 “那,你打算是让他进入军中,还是别的什么打算?” 殷清风说道:“自古,外戚作乱有一个共同点:出身文官,但掌握兵权。 以此推论:若外戚没有兵权,作乱的可能就很低。” 李世民细想了一下,然后点点头。 “至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文武不分。” 李世民一愣,“你是说” 殷清风说道:“没错!小侄的谏议是,以后文是文武是武,各就其职各咎其责,互不相统!” 李世民明白他的意思:从此,文官不再掌兵权,武将功劳再大也不得入相。 他越琢磨越有道理。 但,随后他又想到了一个新问题,“那,你是不是接下来要谏议,将兵部从六部中分离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