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世帝唐_第两百零九章:裴氏出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零九章:裴氏出路 (第3/4页)

些世家会与之联姻或倾力拉拢。

    等他看到成语典故和寓言故事时,是强忍着看完的。

    虽然这里面的小故事对他来说大多熟知,但是他也知道,将这些故事从浩如瀚海的典籍中找出来,再分门别类的编撰在一起,绝不是一人一日完成的。

    “李世民到底是在多少年前就开始谋划?又隐藏了多少人才?如果这些书籍拿出来现世,又会引起多大的轰动?

    等等!某记得之前那小子说这些只是启蒙的课本?也就是说还有?

    还有?”

    裴寂闭上酸疼的眼睛,内心满是苦涩。

    说他是看着李世民长大的,虽然有些夸张,他从认识李世民那天起,他对李世民的一切都自诩熟知。可是手里这些课本,却让他半点自信也没有了。不但没有,他甚至觉得他似乎从来也不曾了解过。

    就算当初秦王解散了天策府是一个计谋,但他和李渊一直以为李建成只是大意了,否则怎么会斗不过一个只喜爱统兵作战的秦王?现在看来,李建成栽得真不冤!

    李建成冤不冤,现在不重要了。可怕的是,李世民有太多他不知道的手段在预备着。成立帝国银行就可见一斑了。现在这些课本也是证明之一。未来,还有什么呢?

    他来之前,只想通过殷清风试探一下李世民的动向。他不会天真的以为殷清风有多重要。

    但是,这些课本,和他说的那一万多学童,证明他错了!

    殷清风不但很重要,而且极其重要。否则,这些课本怎么会交到他的手里,还利用这些课本去教导那么多的孩童?

    “深谋远虑啊思之极恐啊”

    裴寂在心里感叹了一声,睁开了眼睛,“不知贤侄对老夫有何建议?”

    殷清风这半天也没闲着,一直在书桌上写写画画着什么。

    他也知道,裴寂能悄无声息的来访,要找的人绝不会是他。裴寂能被称为“裴监”、大唐之前实际的第二人,绝对不会向他这个“低等”家族的小庶子低头。

    既然裴寂意指李世民,他索性替李世民敲敲边鼓。成了,李世民多一个助力,不成,那就合该裴寂倒霉呗,反正他没什么损失。

    而且,等到以后他算计裴氏的时候,有了今日的“善缘”,裴寂总得给点面子嘛。

    河东裴氏分为五支他知道,但是裴氏有五个族长他就不知道了。现在想想,他若是与整个河东裴氏合作的话,那五个分支会不会争得脸红脖子粗?

    呵呵呵,每年千百万贯的钱财谁不动心?他可不相信世上还有圣人。即使有,也不是裴氏这种有无数子弟要养活的家族。

    现在听裴寂没问及课本的事儿,而是问他有什么建议,也就是说,课本给他带来的震撼让他下定某个决心了。这个决心有可能是站在那些世家的阵营里与李世民死磕到底,也可能相反。

    “舅父身居庙堂,当知道从此以后大唐将不再缺少粮食和铜钱了。不但舅父及百官知道了,天下的百姓也知道了。而且,百姓还知道这两个政令出自太子的奏请。

    等到某个时机,我大唐解决了北方突厥,太子的精力将转到治理天下上面。有天下百姓记得太子的恩德,舅父你说太子会太多的顾忌那些世家吗?

    在清风看来,不管世家有多深的底蕴,只要他们不敢以武力对抗皇权,他们就是待宰的羔羊。若是他们敢起兵造反,太子正好让他们尝尝天子之怒是什么滋味。

    舅父或许会认为那些世家会联合起来抵制皇权,在清风看来依然是个笑话。

    首先,一二十年内,太子不会动手。其次,一旦太子动手,谁敢对抗,太子会直接宣布其族人永世不得入仕。

    舅父帮太子算算,不管再显赫的家族,若是始终无人出仕,需要多久才会衰弱下去。是两代人还是三代人?

    清风以为,只要有这样的一个家族出现,其余家族不但不会群情激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