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世帝唐_第二百二十五章:自我反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五章:自我反省 (第2/2页)

大计划。那些世家奈何不了李世民,将火力瞄准他还是没问题的。

    如果武士彟再上演一出无间道,那殷小爷可就算是废了。

    削弱世家的计划停止了,但成立永业集团另外一个目的还必须要完成。

    之前,他恨不得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大唐全境掀起一阵从商的热浪。但是经过思考他发现不对节奏不对!

    万事都有其规律。

    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向商业经济转化,可以有人去引导,但更多的是时代的需要,或者说,是百姓自觉自发的参与进去才是最好的节奏。

    举一个最简单的、他亲身经历的例子。

    老爷子看到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他要开放要改革。目的没错,错在节奏上。

    回过头去评价他当初的决定,就是急躁二字。

    最好的节奏是什么呢?是先在国内进行改革!等官员和百姓都明白了为什么要改革在思想上做好了准备、改革也有了一定成果之后,再慢慢的开放。

    有人评论北高丽的现状。说,北高丽也不是没有开放,只是那里的开放属于“蚊帐式”的开放。

    什么意思呢?

    高丽人撩开蚊帐,将技术和资金放进来,但是,要将不符合他们执政理念的思想阻挡在外。

    技术和资金是空气,思想是蚊子。

    这就很好啊!节奏慢没关系,只要稳妥就好了。

    现在,他要对大唐做手术、要达到同样的目的,是采用老爷子的模式,还是蚊帐式的方式?

    都不对!

    时代背景不对!

    时代背景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思维模式。

    现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生产内容是农业。

    人们一切的思维都围绕着农业来展开的上到君臣治理国家的思维,下到普通百姓认为的养家糊口的方式,都是农业。

    由农转商,谁做好准备了?除了他殷清风之外,都没有!

    第二,文化层次。

    文化层次又叫文化结构。

    文化结构包括三个层面,即表层的物质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和深层的精神文化。其中,深层文化是文化的核心,最能体现一种文化的特质,是最难改变的层面。

    文化变迁由表层开始,随后相应变更中层,最后反映在人们的观念上,导致深层文化的变动另一方面,观念的变革又会加速表层文化的改变。表层文化总隐藏着人们的一定观念、思想和感情等,是深层文化的外在表现。

    这几句话总结得很到位,是吧!

    老爷子的急躁,就体现在这文化上面。

    虽然老爷子也提出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手抓,可是抓着抓着,身体和思想就向一方倾斜了四十年后没矫正过来。

    希望下一个四十年能矫正过来吧!

    但是,人踏不进同一条河流。八十年过去了,人变了,河流也变了。中国的文化,已经面目全非了。

    由农转商,需要的是一个润物自无声的过程。

    暴风骤雨带了的后果是灾难性的。

    虽然中华文明带有很强的自愈性,但是,在治愈之前,会有几代人罹患精神上的唯钱是图的疾病。

    人类,向来就是一类唯钱是图的动物无论古今,也无论中外,皆如此。

    当下的,也是整个中华文明最宝贵的思想是,面对金钱要有良心上的选择!

    良心不是凭空就有的,需要有文明去指引、需要有教育者去教育。

    如果他在大唐的农业文明里贸然的、硬生生的催生出商业思想,文明层次在短期之内就会产生剧烈的变化,甚至动荡。其结果就是,从皇帝到乞丐都接受不了这种变化,在制度上也很难做出调整即使有调整,也是他强加给他们的。想要消化这种变化,或许要等到他死了之后都不一定看到那一天。

    所以,他宁可慢!慢到他孙子老去的那一天也不怕。

    后半章,我卡了好久好久即使有了天使兄的鼓励,也卡了好久!希望读者君能满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