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 十章:既敬且畏 (第3/3页)
历史已经证明,强势的皇帝对一个国家来说,只能带来灾难。譬如秦始皇、譬如汉武帝、譬如隋炀帝。 封建制度的国家想要长久的存在,皇权与臣权一定要达到平衡的状态。即使在某个时期一方压倒另一方,也要有一个机制把两者重新拉回到一个平衡状态。 如何建立一个这样的机制,才是殷清风最想做的事情。 在现代,他既不是体制内的人,也对那一套不感兴趣。但现在他已经走在这条路上了,就要全力去做好。 而今天,就是一个尝试的机会。 裴氏为了达成他们的诉求,就会配合他提出三权分立的设想。这个过程中,裴氏要联合许多人。这么多人主动去参与,就会有热情有积极性。 他们也想青史留名,而不想看到史书中所有伟大的成果都出自皇帝之手。 于是,他们就不会抵触一条又一条的改制因为,他们是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 今天,他可以利用裴氏来提出三权分立,明天可以借助程咬金提出军队改制,后天,可以找上殷氏颜氏提出教育改革所有的人都要动起来! “立法院?苍天” 即使裴氏六人对殷清风的评价很高了,但殷清风屡屡要改动治政结构真的让他们太难以接受了。 或许他们没有意识到一个单独的立法院的出现有多大深远的意义,但他们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立法院的好处。 只要李世民同意了,就意味着这是一个常设机构。而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和第二件事就是确立保障臣权的株连四族和限制皇权的六省五部制,不对,是七省五部制这两项律法。 只要这两项律法又通过了,不但立法院的地位足够高,而且,以后是不是也可以制定类似保障臣权和限制皇权的律法? 真是太美妙了这个立法院必须要增设! 裴氏六人越想越激动。他们认为难以解决的事情,竟然被殷清风三言两语就化解了,而且还是那种无懈可击的办法。 “无懈可击?环环相扣?嘶” 先奏请提议增设立法院,然后以立法院的名义提出修改连坐法和改动治政结构,再然后,裴氏就可以无忧无虑的搬迁到长安来 这个过程中,裴氏不但没有任何损失,反而得到了一个每年千万贯收益的产业,以及其他家族的感激 这小子还是人吗 就算裴参那种不热衷朝事的人都明白其中的含义,更别说裴弘策、裴寂、裴世矩等人了。 “这样的人,必须要支持裴氏!” 就像裴寂、就像南来吴裴整个支系,河东裴氏看起来庞大又显赫,但以钱财论,以凝聚力论,裴氏的确比不了其他四门姓。 现在,殷清风一个京兆堂的提议,就能将裴氏的力量增加几倍,这是何等的才能?太年轻了!才能太惊人了!这样的人,不但要敬还要畏! 看看,武士彟那老货,只不过有过商贾的经历,就被殷清风拉过去了。现在的武士彟,谁不巴结?而那老货也乖巧,直接辞官不做不说,还把子孙到殷清风身边求学,另外再送一女为妾。 原先他们还嘲笑李世民和武士彟这个做法呢,现在看来,他们才是有远见的人啊 不行不行,裴氏不但不能落后,还要做的比武士彟更好! 选嫡子去求学!选嫡女去做妾!还要还要什么?能做什么?对了,殷清栿不是没成亲吗?他那同是庶女的胞妹不是也还没定亲吗?裴氏不缺俊才也不缺美眷! 这事儿不能等! 把裴敏叫来,把族女都叫来,一定要抢在前面! 只几个眼神的传递,裴氏六人无声中就达成了一致。 裴弘策笑呵呵的说道:“玄真啊清风还是少年,也难为他陪着咱们说这些无趣的话。你赶紧让人开宴,少年郎嘛,当歌舞娱之,珍馐食之。” 裴寂笑容满面的自责了一句后,对殷清风说道:“清风,随老夫等人去吧,今日可是特意为清风准备了醇酒佳肴,到时候你可要一醉方休啊” “喝酒” 殷清风心里不由得哆嗦了几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