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八章:贺新婚喜 (第2/3页)
奈之下,他只能写一些浅显的生活常识类的内容。这些内容大多他都说不上其中的原理,好在一些内容可以避重就轻,或者是他可以先列出来一些知识点放在那里,等什么时候想出来什么再往里添加补充。 殷清风除了每天写写日记,最主要的就是一本本的儒家典籍。 以尚书为例。 尚书比论语更混乱:传说尚书原有一百篇,是孔子编纂并为之作序的。汉代重新重视儒学,由秦博士伏生口授、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写的尚书,共二十八篇,人们称之为今文尚书。 西汉时期,相传有人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 古文尚书经过孔子后人的整理,篇目比今文尚书多了十六篇。在西晋永嘉年间的战乱中,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年,有人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三十三篇、古文尚书二十五篇。 可这古文二十五篇,经宋代以来的考异争论总体认为是东晋人的伪作。 世间繁争,都没有影响到殷清风的埋头苦干。可是徐承德的到来,打破了殷清风的清净。 “郎君,昨日承德的兄长传信与承德,言四月二十四日为其秦晋之期,要承德将书信与请柬交于郎君。” 虽然这徐承德只是在国公府打工,但也可以称呼殷清风为贤弟的,毕竟二人私交在前的。现在他一副下人的口气,让殷清风奇怪他的变化,但是他也没有深究其原因。 徐孝德的信里面说,他早年出仕不久,家里就替他定了亲。由于他意外困滞在北方,现在既然后来了,就赶紧完婚。他说之前与殷清风相交甚欢,希望殷清风能出席他的婚礼。 等徐承德走后,殷清风犯了愁了。这古人送礼的讲究太多了,送得不得体,那笑话就大了。 本来殷清风想用自己的瘦金体划拉首诗句就得了,可是等写完后,发现自己还是没有私章,他这才想起来自己千辛万苦弄回来的宝贝还在厢房里落灰呢。 殷清风喊来他的妹子们一起来欣赏他的宝贝。 “哇这石头怎么会如此艳丽?”“就是啊,如果是西域传来的宝石,不可能这么大啊?”“不过,这个好像就是一块石头吧?”“有郎君在这里,我们就不要再猜疑了。”“就是,郎君快说说这些是什么?” 等妹子们着急了,他才不急不躁的说道:“这些你们看到的,叫做凤血石,是用来帮助睡眠、滋养肌肤、刻制印章,外形比较大的那些雕刻后,可以摆放在房间里辟邪去秽的。” 鸡血石本叫凤血石,这是后人在开采矿时发现它的色彩与刚宰杀的鸡血滴在玉石上相似,才习惯称作“鸡血石”的。 印章是从官印演变到私人印章的,这古代的女子是没权利使用的。可殷清风会在乎这个吗?所以,他大手一挥,让她们自己去想准备给她们自己刻什么样的印章内容,等到时候一起刻出来。 明白印章代表的权威的含义的韦妮子等人,自然感动得不行不行的了,殷清风对她们的尊重和溺爱,超乎了这个时代所有人的想象。 殷清风和她们开始挑挑拣拣起来。最后挑出九块不大不小的送给李世民,然后再挑了两块不大的拿去琢磨成摆件当贺礼送给徐徐孝德,再找出一些小的雕刻成印章和配饰,其余的都收藏起来。 郑好那里是做首饰的,和专门做玉石的还有些区别。所以,殷清风在考察了几家玉石店之后,交给了其中一家来处理。 君子好玉、玉佩君子。这玉的文化,整个地球只有新形成的国家才没有玉文化,古老的民族、国家都或多或少的有玉文化的存在,中国只是其中之最而已。 玉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石之一,这是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文明起源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华文明起源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玉器。红山龙形玉就是代表。 当殷清风带着凤血石出现在这店铺里时,掌柜的快要疯了。他的专业知识和多年经验告诉他,眼前这少年郎带来的绝对是玉石,而且是从没有被认知的玉石。 这个自称张玉钰的掌柜,在颤抖的介绍完自己之后,把殷清风请到了内室。 饕餮见美食、酒鬼见仙酿、色狼见美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