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世帝唐_第二百八十四章:各逞心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四章:各逞心机 (第5/6页)



    长孙无忌过了好久才回答,因为他刚才想的不是殷清风带来的贺礼是什么,而是将他知道的那些关于殷清风一切的信息再回顾一遍,虽然这种分析他做过不止一遍。但是加上今天他和殷清风的两次交锋,让他得出一个很不好的结论:掌握不了节奏。

    他摇摇头,“无忌猜不透。”

    长孙无忌呆板的话,让李世民的用心白费了。如果长孙无忌接下来再说些诙谐的话,或许话题还会继续下去。但是作为主人的他如此说了,不管旁人之前想说什么,这是都无法接下去了,就连李世民也诧异长孙的回答。

    一时间,场面又冷了下来。

    长孙无忌正在一点一滴的分析殷清风,李世民的问话,他只是无意识的状态下做出的回答。但场面已经如此了,他再想补救也晚了。

    他只能暗骂了一句可恶!就任由场面就这么尴尬着,“倒要看看这小子到底会耍什么花样。”

    紫檀材质桐油漆过的箱子被搬了上来。

    殷清风挥退了仆人,亲自将箱子打开。

    如果远观这个紫檀箱,它只是一个涂有桐油的方形的木头,但实际上它是一个多层抽屉的组合,不仔细看的话绝对看不出缝隙的,仿佛就是一个方形的木头。但实际上每一层抽屉的两边都有半个指肚大小的凹槽,想要打开抽屉,只需要两个食指轻轻向怀里一带就可以了。

    殷清风依次从抽屉里取出:笔格、砚山、笔床、笔屏、笔筒、笔船、笔洗、笔觇、水丞、水注、砚匣、墨匣、镇纸、压尺。

    当一件件文房雅玩被摆在书桌上的时候,所有人震惊的同时,都在猜想这些瓷器的用途。

    可惜,殷清风并没有做出解释,他只是将这些瓷器摆放在宣纸四周不同的位置上。

    接着,他将之前准备的砚台里的墨汁倒掉,然后吩咐侍女取来凉水。

    等凉水取来后,殷清风将水倒入水注,然后一手执水注一手拿起磨块

    殷清风的举动,某些人暗自点头,尤其是欧阳询。

    一幅字或一幅画,在写画之前,案前的人通过磨墨来沉淀他的心或者是构思字与画的结构等。心不静,则书画无魂。

    当殷清风收笔之后,一直屏呼静气的人终于畅快的呼吸了。

    老迈的欧阳询第一个蹿到了书案前,其他人在反应过来后也围了上去。

    瘦金体的艺术特点是:线条优美,笔画坚挺,点画精到,结体俊朗,布局舒展。

    欧阳询在观看了许久之后,自语道:“笔迹瘦劲且挺拔,至瘦而不失其rou。转折处的运转提顿尽显藏锋与露锋,而联笔如游丝行空。用笔畅快淋漓,富有傲骨之气,如同断金割玉一般。真是别有一种韵味啊”

    他是用笔大家,他的话就是圭臬。自诩有书法成就或鉴赏力的人,在旁边不停的点头,甚至露出恍然的表情。

    欧阳询最后肯定的说道:“若日夜勤练不缀,不出十年必可大成!”

    欧阳询感慨和赞叹了一番之后,转头看向淡定的站在那里的殷清风,“自会融通?”没等殷清风回答,他又说道:“一定是了,否则吾不可能没见过!”

    对欧阳询的话不做任何回答和反应的殷清风在心里默念着:“谢谢逼着我学书法的爷爷,愿你在天堂安眠。”

    文人相轻是自古的通病,但不包括一方有绝对优势。效仿古人和自成一体孰高孰低?每个人心中都有答案。

    在文人的世界里,一个人书法的优劣,决定他受尊敬的程度。要不是碍于殷清风的辈分,现在殷清风收到的就不止那些赞许的目光了。

    “哈哈哈”回到座位上的李世民,“某不曾虚言吧!”

    “恭贺秦王得如此佳婿!”封德懿道喜了。

    “今日此行不虚!”陈叔达感慨了。

    “后生可畏!”

    “”

    长孙无忌眼中的殷清风依然一副荣辱不惊的模样,“这些瓷器乃小子府中家奴劣制,今日呈献为贺礼实在寒酸”都说古人谦虚,殷清风也照猫画虎的来上一句。

    但众人的心里却实在是腹诽不已:这要是寒酸的劣质品,那你有多少我要多少!

    “这件瓷器为笔山,功用是”

    当书案上只剩下笔筒的时候,殷清风并没有立即解说,而是将一管毛笔放了进去,然后用双手捧着笔筒递到了长孙无忌的面前,“这为笔筒。”

    其他富贵人家的笔筒可能是高贵的木材制成的,但殷清风这几年来用的笔筒是竹制的。也就是说,这个全世界第一个瓷器笔筒,属于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无视其他人饿狼般的双眼,小心翼翼的接过笔筒。

    这时殷清风说道:“小子下令那些家奴在烧制瓷器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