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二章:喜宴喜宴 (第4/4页)
话反正其他人的脸色已经从开始的诧异到后来的面无表情。 在座的都是在官场混了许久的老狐狸,李世民能在这种场合下突然提到这个话题,意有所指啊 “某当时不以为意” 说到这里,李世民又举起酒杯喝了一口,然后将目光转向某一个方向。众人随着李世民的视线看去,那个位置坐的是杨师道。 殷清风心中恍然。 武士彟辞职后,李渊把杨师道从北方抵抗突厥的前线调了回来接任工部尚书的职位。 李世民之前说过要对弘农杨氏动手,殷清风还以为会直接指向当家人杨恭仁呢,现在看来是要拿杨师道开刀了。 “现在看来嘛还是淮阳侯远见卓识啊” 众人齐齐的看向殷清风。 殷清风能咋办?不动声色呗 “所以,本太子决定了” 众人又齐齐的的看向李世民。 “以后天下各处的修路、修渠、修桥由淮阳侯来主职全务” 场面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看向殷清风。 殷清风也有些意外。 阎立德上门的时候,他还打算混进工的队伍里去呢,结果李世民今天就送这么一个超值大礼包来。他听到小爷的祈祷了?乖乖给李世民童鞋点个小赞赞 既然李世民的安排这么合胃口,他也不气的站了起来向李世民拱手道:“臣虽弱年,却不敢负天恩!” 有时候,还真不能谦虚。 众人一听,“好嘛这翁婿间是早就商量好了直接来夺权啊” 随即,他们又想到了一种可能。 “全天下的路、渠、桥都是他负责修建的十年后、二十年后若是修成了,他回到朝堂会是什么位置?现在可就相当于工部尚书啊三十余岁的宰相?嘶” 殷清风心里这个美啊 未来的新宫殿是他参与设计的、城内新渠是他修的、天下各处的基建是他搞的,这不妥妥的工部尚书加将作大匠?谁还敢说他不是混工的?最妙的,李世民没给他官职 “以后” 众人的视线再次聚到李世民的身上。 “淮阳侯负责修建、帝国银行负责核查所用钱财、工部负责验收结果。” “嗯?” 众人愣住了,“怎么帝国银行也参与进来了?太子这是要给银行加权啊” 王珪在恍惚了一下,站起来,“臣,领命!” 杨师道也随着站了起来,“臣,领命!” 李世民挥挥手,等三人坐下后,“由于工部这次的渎职,以后,工部和将作监任何的修建皆依照今日的安排进行。既,淮阳侯负责修建、帝国银行负责核查所用钱财、工部负责验收结果。” “嗡” 再沉稳的人,也禁不住表示出了惊讶。 “太子这是什么意思?你想捧未来的郎子,这大家不反对。谁家都有子弟要进入仕途,作为长辈先铺铺路也无可厚非。可这不是把永业集团作为朝堂外的工部和将作监了吗?那原先这两个官署的官员怎么办?裁撤了? 而且,工部和将作监是公,永业集团是私,太子是打算将永业集团收为官署还是打算放弃这两个官署?” 众人习惯性的看向前排的裴寂。 让他们失望的是,裴寂此时却在闭上眼睛似乎在思考什么。 李世民似乎不打算给众人太多反应时间,“淮阳侯,年底之前要完成皇家军事学院的选址和建造。” 殷清风站起来,“臣,领命!” 李世民转头说道:“永康县公、永安郡公、安邑县公、宿国公、翼国公、任国公、尉迟将军、段将军。” 李靖、薛万均、裴世矩、程咬金、秦琼、刘鸿基、尉迟恭、段志玄、张公谨站起来,“臣在。” “晋永康县公为代国公、任皇家军事学院祭酒一职晋永安郡公为潞国公、晋安邑县公为禹国公、封尉迟将军为齐国公、封段将军为樊国公、封张将军为邹国公。尔等几人与宿国公、翼国公同为学院博士。 代国公,学院具体事务你来规划,尽早将奏章交到某的手上。” 一个个国公封爵、一个个官职从李世民嘴里不断冒出来,让在座的帝国大佬们一时间反应不过来。 继李渊进长安后,今天这是第二次大规模的封赏。 大唐立国后,这些年也不过陆续封赏了二十五个国公,今天一下子多了六个 杜伏威那些义子也就罢了,新多出来的六个国公可都在皇家军事学院啊这太子未免 太子对裴世矩的封赏和任命是何意? “我去唐朝的爵位太不值钱了!现在又多了六个国公。而且,除了裴矩和薛万均,这些人好像都是二十四凌烟阁的人。咦,齐国公不是长孙无忌以后的封爵吗?哈哈哈” 看热闹的殷清风心里直乐,反正这事儿和他没关系。 “臣,领命!” 九人轰然回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