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三章:给某出去 (第3/3页)
县招收学员,每县限定为一到两个名额。” 他见两人没有出声,他接着说道:“在全大唐招收学员的目的有二。 一,无形之中告诉那些武勋,以后的大唐不会因为他们现在付出了热血,他们的子嗣后人就可以坐享余荫。不努力成为大唐需要的人,那就回家腐朽吧。 二,全大唐的人走进长安,见识了长安的雄伟、见到了贤明的圣人,等他们回到家乡后会如何?会宣扬他们在长安见到的一切! 那些远离长安千里万里的百姓,会通过他们家乡走出去的子弟了解到长安、了解到大唐的圣人。” 李世民敏锐的体会到这个谏议的含义。他对李靖说道:“代国公,教师的事情就麻烦你了。” 李靖深深的看了殷清风一眼,默声的应允下来。 “设想一下,如果这些来自各县的学员被淘汰了会如何?” 不等二人作答,殷清风接着说道:“那些人可能羞愧的自尽,也可能回去后苟且的活着。但有一点事肯定的:那些感到羞辱的县令或家族,会把下一年进京的名额当做是最大的竞争。这一次竞争,争的不再是谁的家族势力大,而是哪个少年更优秀。 如果下一次选上的学员来自于寒门” 李世民指着殷清风,“你你也太阴险了” 李靖虽然不知道殷清风和李世民商议过如何削弱世家,但殷清风的这番解释,描述了远在长安千万里之外的一些家族,全因一个小小的生员而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这种改变对于某些大一些规模的家族还好说,势力稍微差一些的家族只要三五年没有子弟选上,被取代的可能性就非常非常大。 这种制度,或者类似的制度只要实行下去,中小势力的家族将再难在当地保持绝对的权威了。 从皇权的角度来说,这是再好不过的办法了。对那些家族来说,却无疑是灾难的开始。 这少年的心机太可怕了 殷清风道,“坐吃余荫只会腐朽,只有优胜劣汰才会保持活力。古人教育后人流水不蠹就是这个道理。” 这句话说完,李世民与李靖陷入沉寂。 李世民想的是皇权继承者的培养与官员的任用,李靖想的是如何教导自家的儿郎。 殷清风不知道他们的心思。接着说道:“小侄还有一个谏议:学员入学后不再使用本名,而已编号代替。” 李世民和李靖刚收回心思,立刻就被殷清风的话击到了。怎么还不让本名了?这又有什么用意? “两个学员见面后互道姓名。之后,彼此出生的家族会高低立判而知。但是,学员之间不需要高低尊卑! 未来他们到了疆场上,他们必须要把后背交给他们最信任的同窗们。若是在学院期间就有尊卑之别,很有可能,那些平时受欺侮的学员会视那些曾经欺侮过他的同窗的生死于不顾。于是,本可以成为大唐栋梁之才的人,会因为当初的无知而伤命在沙场之上。” 李世民和李靖沉默了。 对于出身显贵的他们来说,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但他们也从少年时期走过来的。少年人意气用事的经历他们不是没见过。若是平时打打闹闹还罢了,真的到了疆场上,报一箭之仇不是不可能的。 李靖说道:“某会规定的。” 李世民此时的表情很严肃。 他本以为今天就是商讨一下学院选址的问题,但事情远没有他当初想得那么简单。 当初他只是认为文武各辖其职、培养专门的军事将领、以及安置那些曾经立下汗马功劳的武勋,才同意建起一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军事学堂。 但今天看来,这个学院所能赋予的使命还有很多。多到他从不曾想到的地步。 虽然他习惯了殷清风各种奇思妙想,但此时他还是心情沉重的说道:“继续说!” 殷清风两手一摊,“其他的想法,要等到学院建好了才能说。” “你!” 李世民气竭的指着殷清风不知该说些什么。 他已经做好心理准备,换来的却是这么轻飘飘的一句话。这真好比他兴致勃勃的去找观音婢啪啪啪,却被告知那啥那啥来了一样。 太可恶了! 李靖抿了下嘴。 他算是见识到殷清风在太子面前到底有多怎么形容?不能说是无视,也不能说是无礼,是随意! 别说殷清风面对的是太子殿下了,就是普通家的儿郎谁敢这么跟自己的阿耶说话? “哈哈哈,某今日回去要好好思考淮阳侯的谏议,受用无穷啊、受益无穷” 李世民见有人给他台阶了,伸手向外一指,“给某出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