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 零四章:万世敬仰 (第2/3页)
”。但枪的出现要等到唐朝中期,其原型还是槊。 槊就是大一号的长枪枪刃的部分,槊比枪长三倍。 唐六典记载,唐朝的枪分为木枪,漆枪,白杆枪和扑头枪四种类型。步兵和骑兵都人手一条。 在行军打仗以外,长枪还可以扎营的时候用来支撑帐篷,防守的时候可以拒马,渡河的时候可以用来制作木筏。 除了长枪,唐刀与同一时期的阿拉伯大马士革刀一起属于世界二大名刀,形式上根本没有改进的空间。 唐刀主要分为四种,分别是仪刀、障刀、横刀和陌刀。 仪刀主要是用在典礼,仪仗的时候才可以用障刀就是尺寸大一些的匕首陌刀是唐军重步兵的制式装备横刀是唐军轻步兵的主力装备,刀身直刃,极其锋利。 弓和弩作为唐军的主要远程武器,装备率达到了百分百,几乎人手一副。 当时中国的军用弓样式早已固定下来,全部都是复合体的反射弓。唐军所有使用的弓的弓力,大概是现在的七十五公斤,对臂力有着很高的要求,一般人几乎就拉不开这样的弓。 唐朝的弩,分单兵弩和南北朝时出现的强弩之王床弩单兵弩的巅峰是宋朝的神臂弓,效射程可至两百七十米。 将槊改为长枪容易,但刀与弩殷清风就无能为力了。他只好说道:“臣对兵械了解不多,唯一可尝试的就是改进冶炼技术。” 李世民先是有些失望。不过,随之他又释然了。接着就有些兴奋了。 传授殷清风学识的那个仙人是道圣的学生,道圣不崇尚杀戮,那个年代的人最多只知道、戈、戟、刀、弩、战车等。 大唐的刀、弩应该远比那时的更锋利,而殳、戈、戟则早就演变成了矛、槊战车也早就弃之不用 仙人能传下更好的冶炼技术,意味着唐军将配备更坚韧的护具和更锋利的刀、槊,这,足以弥补一切了! 李世民对李靖说道:“除原先应允的工部所属的工匠外,某还会从军器监挑选良匠送至学院来。李祭酒首要的就是配合淮阳侯将新式冶炼技术学习通透。” 众人可不敢认为殷清风在说大话,毕竟从水泥、新式屋舍、到今天见到的一切,他在百工上属实有着别人难以企及的造诣。 只是他怎么懂得这么多?真的是阅览群书而得?太子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同意他抄录修文馆的藏书? 有耐不住的人去低声询问殷元,殷元面不改色的告诉他们,陈郡殷氏虽以字、画见长,但府内藏书无数,且殷清风又自幼不好孔孟之学 说到这,他露出一副这下你们应该明白了吧的表情。 李靖那边是彻底放松了,原先预设的一切进展得都很顺利。 他说道:“时近晌午,臣请殿下及诸位同僚至学院的食堂进餐。” 众人虽没听过食堂这个名词,但联想之下也就明白是什么所在了。 李世民道:“让李祭酒这么一说,某倒是有些腹饥了。” 李靖在旁边引路,李世民向殷清风招招手。 等殷清风走进,李世民小声问道:“这城池和城堡是你建造的,难道真的就无法攻破吗?” 殷清风也轻声回道:“晋安叔叔掌控的那物就可以。” 李世民当时身体一僵,随后又恢复常态。殷清风的话,让他想起了那天的惊天巨响,以及纷飞的碎石 “每隔百米挖掘一条地下甬道直达墙下,然后放下足够的火药再点燃。除非城墙厚达百米,否则都可以崩塌。” 李世民没说话,他只想着回去嘱咐李晋安加强保密,万不可将火药遗失出去。 学院的食堂从外观上是一个典型的唐式风格的建筑,只是尺寸有些大。 “这里最多能容纳一万五千人同时进餐。为此,学院向淮阳侯求援了一百位厨师。” 李靖一边走一边介绍,“一会儿殿下及诸位同僚品尝到的将是学员们日常的伙食,若是有何不足可要赶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