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 零六章:教育理论 (第2/3页)
李承乾往沟儿里带。 丧母、官僚的老师、坑兄弟的亲叔和堂表兄弟,学着他老爹和他争储的同母兄弟、控制欲极强的舅舅种种因素加在一起,好好的孩子被逼得造他老爹的反。 不会教育孩子的李世民,和识人不明的李世民,自己也伤心早亡 现在,长孙氏的身体在好转,李世民的房事听说也很节制,剩下再把李承乾的命运改变了,唐朝的命运就会彻底的不一样了。 “侄儿虽然还不曾为人父母,但也是做儿女的,能深深体会到阿弟对叔叔和婶婶的依恋之情。 侄儿这次来,是想和叔叔婶婶商议一下,可否让阿弟带着弟弟meimei们回到东宫学习。只要” “真哒?”长孙氏身形一动,差点儿站了起来。 望着努力控制情绪的长孙氏,殷清风有些有些发酸,“只是可否请求让侄儿的那些学生与阿弟阿妹们一起?” 长孙氏犹豫了。 但没过多久,她就说道:“婶婶安排好他们的食宿再派人通知清风。” 见长孙氏答应了,殷清风才松了口气。 他不希望为了成全李承乾而放弃那些千中选一的学生,尤其这是薛仁贵和裴行俭。他们不但是他的学生,还是他的试验品和未来的希望。 如果李世民和长孙氏不同意,那他也只好两头跑了。将李承乾的课程压缩在上午,而把下午的时间用来教导其他的学生。 这事儿放在前几天还好说,但谁叫代替他上课的吕才机缘巧合的把媳妇儿找到了呢。 长孙氏刚才至所以要犹豫很久,也是有很多顾虑在里面的。 殷清风原先的学生,都是佃奴的子女。在身份上,无人可以挑剔。可除了这些孩子外,还有武氏、薛氏、裴氏的子弟在里面。 乾儿不久就会成为大唐的太子,武氏、薛氏、裴氏的子弟身份立刻就变得不同了。太子侍读的身份,历来的敏感和尊贵的。谁来做这个侍读,表明了皇家对哪个家族的亲近和恩宠。 她不知道二郎对武氏、薛氏、裴氏三族到底是什么想法和安排,但她以为,既然殷清风提出这样的要求,换做是二郎来面对,也只能同意。 之前,是二郎把乾儿送到山庄去学习,这一个“送”字,让殷清风有理由接纳其他家族的子嗣为弟子。但乾儿回到了东宫,且殷清风来东宫教书,则可以避免其他家族再想把子嗣交给殷清风教导的可能。 长孙氏道:“自从乾儿以及他的阿弟阿妹们在清风那里求学后,不但不曾生病,而且每个孩子都活泼得很,不知清风是如何教导他们的。” 她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三天就夭折了,身体休养了好多年后才怀上乾儿。而且,乾儿除了身体孱弱,行事一向循规蹈矩。跟在殷清风身边这么久,不但一次都没生病,性情也变得活泼起来。 前两天二郎告诉他乾儿在众人面前的表现,欢喜得她当时直流泪。现在殷清风上门来,她一定要问个清楚。 殷清风不知长孙氏为何要把话题转到这上面来,他回道:“孩童的天性是喜欢热闹的。侄儿那里孩童多,心思单纯的他们在一起又没有身份上的隔阂,只是尽情的玩耍和一同学习。 孩童又有争强好胜的天性,只要正确引导,他们就可以攀比着谁吃饭吃得多、谁的学习学得好、谁的纪律遵守得好等等。 侄儿的课堂上,只有两条纪律是不能违反的,一是不能随意走动,二是不能交谈与上课无关的话。如果对我和月眉的教课有任何疑问随时都可以提出来。” 长孙氏暗中皱眉头。当初她在舅父家时,规矩可不是这样的。 殷清风仿佛听到她的疑问似的,他说道:“国人做事是讲究仪礼的,但很多是不适合用在孩童身上。 孩童有探索的天性。从在襁褓中睁开双眼、到他们可以走路说话,他们对一切都很好奇。他们想要知道这世间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太多的仪礼只能束缚他们的好奇心。 在不束缚他们好奇心的前提下,制定一些让他们必须遵守的纪律,比如,不用人陪伴就可以自己睡觉、到时辰起床、餐前便后要洗手、起床后叠好被褥、自己穿衣等等。 甚至不用去管他们是否跌倒、与其他小伙伴是否有争吵、是否玩沙土、是否攀爬树木等。 孩童们又喜欢玩耍,每日安排学习的时间不能太长久。” 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