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三章:郑重承诺 (第3/3页)
的,而是被赐予的。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形容孙绍祖:“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韦氏那半成份子还没到手呢,还没得志呢,就开始算计他们应该得多少、就忘记这一切是谁给他们的,这不是中山狼是什么? 对于这些中山狼,要先敲头,再打断腰,否则,他们还是要忘恩负义的。已经有了武士彟这个前车之鉴了,他可不想再折腾第二次。 “韦翁为了韦氏,可以屈尊降贵给晚辈行如此大礼,晚辈很是难过也很是感动韦翁的用心良苦。但晚辈丑话说在前头,半成份子留给韦氏没有问题,可若韦氏族人以后做事还不知分寸、私心妄念太多的话,就怕皇室那边不会轻轻放过的。” 韦纲满脑子想的都是殷清风那句“用心良苦”。这句肯定的评语,让他觉得刚才他给殷清风这个十几岁的少年郎磕头,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儿。相反,他觉得这一切都值了。 他虽然只是韦氏众多支房的一员,但他懂得“毛之不存皮将焉附”的道理,所以,这些年他心系的是韦氏的整体利益。但就像殷清风说的那样,他想着韦氏整体的利益,但其他人却是离心离德只顾着他们支房的利益。 这些年,随着一代又一代韦氏的人杰离世,只剩下他这个当初最无能的老朽成了韦氏辈分最长的人。或许是因为他当年只是一个正八品下的监察御史,或许其他支房的族人认为他们的祖先很显赫,所以,他的努力一直不被待见一直被阴奉阳违。 本来今日接待淮阳侯的事情轮不到他身上,可是,其他支房的人想借这次机会挑出他的错处,好把他撵出族内的族老会,也顺便削弱阆公支房在族内的地位。 他知道族人是怎么打算的,但事情和他预想的一样,他对淮阳侯的分析得到了族人的认可。就在他以为族人的盘算落空、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事情却出现让他胆颤心惊的波折。 那一刻,他实在没有把握那少年会不会甩手一走了之。可恨的是,他的族人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但是为了韦氏,他必须要凭一己之力去挽留那少年。若那少年真的恼怒并将一切禀报给太子,其后果绝不是韦氏能承受得起的。 就在他心哀若死的时候,却听到了那少年说他感动他的用心良苦,这些年他在族内遭受的一切仿佛一下子找到了宣泄口。 “老朽老朽” 他虽然没有哭出声来,两行浊泪却止不住的流淌。他为韦氏苦心了近半生,却从一个少年郎嘴里得到肯定和理解,他是既感动又窝心。 “老朽明白,淮阳侯赐予韦氏的,既是韦氏的福,也是韦氏的祸。可韦氏不能失去这个机会啊老朽向淮阳侯保证,老朽在世一天,便遵照淮阳侯意志行事一天。若以后淮阳侯认为韦氏已不值得扶持,那就让韦氏自生自灭吧” 望着满脸灰色的韦纲,殷清风心里叹了一声。在唐朝生活越久,他越能体会家族对于个人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韦纲只是韦氏支房的族长,不是全族的族长。可他为了韦氏的未来,不惜当着众多族人和奴婢的面给他这个小屁孩儿磕头作揖苦苦哀求。他的怜悯之心一下子就泛滥起来。 换做他是韦纲,他会不会去管那些没脑子的族人?换做是他,他会不会豁上一张老脸不要了只为能给其他族人一个机会?对这个家族没有浓得化不开的感情,没人能做到韦纲这种程度的! 反观他自己,来大唐都快五年了,对殷元、对裴氏,甚至是对闻氏,他都一直心存抗拒。可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儿子已经不是他们原先的儿子了。尤其是闻氏,在他面前小心翼翼的,只敢把对他的慈爱对他的关怀释放在月眉那几个丫头身上。 再想一想,如果他是殷元,他是闻氏,哎占了他们儿子的身体,却不履行做儿子的义务,混蛋啊 他用力的扶着韦纲的胳膊,“韦翁,晚辈尚未及冠,最少还有一甲子好活。韦翁请放心,晚辈在世一天,就看护韦氏一天!” “呜呜” 韦纲终于大声的宣泄自己的情感了。 他再也不用担心韦氏的未来了。 唐朝时,一斤等于十六两,每两为425克,一石就是现在的136斤。 7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