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四章:晋安驾到 (第2/3页)
唐,黄河的水运依旧不会说的废除就废除的。 所以,未来的三门峡黄河桥的桥墩,一定不能影响船只的通航。 因为临时起意,殷清风还要往上游走走,找一个适合建桥的地方。 第一个排除的就在茅津渡的位置建桥,那里的宽度只有刘十米左右。殷清风不敢保证立下一个或两个桥墩后,水流会变成什么样子的。 他选来选去,最后还是选在了后世三门峡通往山西平陆县的迎宾大桥的位置。那里的河道相对要宽一些,水流相对也平缓。即使放下三到四根桥墩对水流的流速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第二日上午,殷清风继续去河边勘察。在河边观看了两个多小时,他终于确定了在这里建桥不会影响往来的船只。 放下一桩心事后,他准备回到旅舍睡上一大觉。接下来的事情虽然不用他亲自动手,可他这些年来难得有机会偷懒,今天他要给自己放半天假。 殷良去找人送热水,他则一边哼着小曲,一边把自己脱个半光。 没过多久,两个小伙子抬着热水桶进来了。 等他们要走的时候,其中一个人伙计问道“少郎君,可要叫位小娘子进来服侍沐浴?” 嗬~~~服务够周到的啊~~~ “只是沐浴嘛~~~还是算了。”殷清风否了他。 他在家都不要别人帮忙,出门在外也没必要破坏原来的习惯。 那伙计以为殷清风嫌弃只有搓澡的服务内容,他急忙解释道“除了让那小娘子服侍沐浴外,郎君还可以让她总之,郎君最后赏她一百文就行了。” 还可以什么? 靠腰,原来是那啥那啥啊~~~这不是和现代的某些宾馆晚间服务是一样的吗?小爷几年没接触了,竟然没反应过来,真是丢银啊~~~~ 那伙计以为殷清风心动了,露出笑脸,“小的这就把人带来。” “别!不用了。”殷清风在身上摸了两下,发现自己光溜溜的,“少不了你的赏钱,但人就不用了。” 生意没做成,那伙计倒还是一脸笑呵呵的。做个掮客无非也就能得五文钱,但客人的赏钱一般也不会少于五文八文的。 再说了,以这位少年郎君的气度,估计也看不上这店里的那些小娘子。他刚才那么问,只是习惯使然。 舒舒服服的洗了热水澡,殷清风就准备蒙头大睡了。 他刚钻进被窝,就听殷良在门外轻声喊道“少郎君睡下了吗?宫里来人了。” “等等,我这出来。” 殷清风一边穿衣服一边想着,“宫里?不是派个工部的人吗?” 等他开了门,第一眼看到的却是李晋安。 “晋安叔叔?”他感到非常意外。 但他心里第一反应是,“还好刚才没叫特殊服务,否则更丢银。” 李晋安一身青色道袍,头挽道士髻,脚下一双骨子皮制成的双脸鞋,就差怀里捧着一只佛尘了。即使如此,怎么看他都是一个仙风道骨得道仙人。让他去演太上老君,估计每集得七位数才能请的动。 李晋安是结婚之后才自愿当内侍的,他和童贯一样,都留着胡子。而且,声音也不像泰国人那样阴柔。 道教的九巾之说,来源于清代中叶道士闵小艮的。按照该书的说法,当时的九巾,有以下几种唐巾、冲和巾、浩然巾、逍遥巾、紫阳巾、一字巾、纶巾、三教巾、九阳巾。 但除了纯阳巾,也就是唐巾,传说是出自唐朝吕洞宾之手外,其余的都是唐以后出现的。 这大冷天儿的,他竟然“光”着脑袋出来,也不怕冻着。 李晋安笑呵呵的说道“哈哈哈,太子可怜我,让我出来走走。” 他又指了下身后的人,“他是工部的人。” 说完,他就自顾自的往里走。 那中年人上前半步,“水部郎中王承,拜见殷侯。” “哦~~~,王郎中里面请。” 李晋安这时回头说道“你先去安顿,一会儿再去叫你。” 气场很强大嘛~~~ 王承离开后,殷清风说道“叔叔这一路来,可是辛苦了。” “还好。一会儿店里送来吃食的,你陪我饮上几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