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六章:只身涉险 (第3/3页)
难道就忘了孟子还曰过‘民为贵’吗?” 还曰过? 王承听了这三个字也挺别扭的,但难得有如此迎合殷清风的机会他当然不想放弃。他又拱手道“” “行了!”李晋安不耐烦的语气说道“你既然说淮阳侯是贵胄,那就你去!” 本来还担忧殷清风的安危,但殷清风那句‘太子殿下征讨天下时,尚且冲锋陷阵。’打动了他。 当年二郎四处征讨的时候,何止是冲锋陷阵说起了那么轻巧。不说良驹骏马伤了六匹,就是二郎的身上又负了多少刀矢伤口? 在他看来,胆识是练出来。 殷清风虽然以后做不得武将,但没点胆识怎么成?大唐虽然立国还不足十年,可朝堂上那些龌蹉事却渐渐多了起来,殷清风想要在以后能立稳跟脚,可不能全指望着二郎帮他。 王承慌了,又是抱拳又是鞠躬,“总管,王某真做不来啊~~~” 李晋安也不理他,对殷清风说道“既然你意已决,那就去,我在这里看着!” 见李晋安打发了王承,殷清风笑呵呵的说道“叔叔还是后退些吧,小侄可是跑得很快的。别到时小侄停下脚步,再回头去拉扯叔叔一同躲避。” 李晋安见殷清风这么轻松,他就更放心了。“去吧!” 殷清风向他抱了下拳,转身向起重船走去。上船前,他接过殷良递过来的火折子。 上了船后,他也不着急去点引信,而是来回在船帮上跑了两遍找找平衡感。 木桶被慢慢的送到水中,殷清风握着吊钩掌控着木桶的位置。见木桶已经达到下沉的极限,他抬起胳膊挥舞了一下。岸上的人收到信号后就停止放绳的动作,并牢牢的抓紧绳索。 殷清风吹燃火折子,凑向引信。由于木桶在晃动,他点了两下也没碰到引信。他心里不慌,岸上的人却心慌不已。 第三下,引信被点燃了。殷清风转身就跑。 他一边跑一边计数。当他一条腿刚落地,数数还没数到第二十九下的时候,身后传来一声闷响。没等他反应过来,一片乌光从他的眼角的余光中略过。 心知那乌光是飞溅物,他也顾不得河滩上的泥泞了,一个前扑就扑倒在河滩上。 抱着头在地上趴了一会儿,感觉差不多了他才撑着泥巴站了起来。 他回头看去,砥柱峰已经消失了,中流砥柱已成为了历史了。 “你无恙吧?”身后传来李晋安关切的声音。 殷清风转头,“叔叔是说小侄身上的衣物吗?” 李晋安楞了一下,哈哈大笑起来。 殷清风跟着笑了几声,然后派殷良上船去探测一下砥柱峰的断茬距离河面是多高。 殷良带着竹竿回来后,殷清风比量了一下水迹到竹竿底部的长度四米多一些。 他放心的说道“小侄回去可以交差了。” 黄河上往来的船只的吃水线一般不会超过三米。 殷清风到帐篷里换好衣服,再次出来时,起重船已经被拉回岸边,水中的木桩也被拔出来了。 他目测了一下,曾经闻名丧胆的鬼门处,水流平缓得像一个安静的处子。 “不枉你以身涉险啊~~~”身边的李晋安说道。 殷清风指着水面,“小侄估算了一下,若是北面的岩石也能低于水面三米以下的话,南北两边通航已经不成问题了。河中靠北的那块巨石,炸不炸掉,关系也不算太大。” 在帐篷里简单吃过后,殷清风到上游去坐船往河北岸去。虽然有了南岸的成功,但李晋安还是不放心的跟了过去。 北岸的“人门石”相对要比砥柱峰大几倍,殷清风来来回回跑了三趟才算搞定。但测量的结果却不算好,断茬距离水面才三米多一些。 好消息是,因为水面上巨石的消失,水流在此处已经看不出湍急的样子。 为了确保船只的安全,殷清风让人找来长长的木头杆子钉在“人门石”的两侧。一旦有体积庞大、吃水较深的船只路过时,也好警示他们这水下还有巨石的存在。 经过几天的观察,河上往来的船只的宽度,没有超过八米的。 还剩下的那块“神门石”距离北岸大约十三米、距离南岸大约三十米。即使让它留在河中,也不会影响通航。 所以,殷清风准备在第二日打道回府了。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永世帝唐》,微信关注“热度网文或者rd444”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