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世帝唐_第三百六十三章:新的规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三章:新的规矩 (第1/3页)

    各怀心事的人,随着殷元的命令各自走出厅堂。

    对于柳氏来说,这是梦幻般的半日。

    出身河东柳氏,再嫁河东薛氏。在两个家族中读过的三十余年里,她从未想到

    一个未曾及冠的庶子可以决定家族的未来,更不曾想到会有人以这样的身份竟然提

    出打破几千年来的礼仪制度,并且还得到了认可。

    这是怎样的一个家族才会培养出如此才能绝世的少年来,殷郎君又是有着怎样

    的魄力能做出这样的决定?迷一样的家族、迷一样的少年,和迷一样的殷郎君啊~~~

    不过嘛,星儿是这里的子媳,礼儿也跟随那少年读书,自己现在也是殷郎君的

    人了今日这个提议,对腹内的孩儿也是有好处的!

    真是没想到啊~~~

    当初只因那殷郎君的挑逗才遂了他的心思,有了身孕之后倒也认命了。毕竟,

    这府里的权势和钱财都是极好的。唯一担忧的,就是腹内孩儿未来的前程。

    虽说这孩儿未来会有星儿和礼儿的照应,但名分上总归是一个庶子或庶女的。

    现在好了,以那少年的心思,这孩儿以后不管是男是女,未来是不会太差的。当然

    了,如果是男丁就更好了。

    柳氏甜甜的一笑,挽着闻氏的臂弯,“闻jiejie,meimei今日总觉得不适,还请姐

    姐教教meimei”

    殷清风出了厅堂再次拉住妮子和鱼娘的右手猛瞧,这次他终于确认她们手指上

    带的就是戒指,而且还是出自自家首饰店的戒指。

    后人认为男左女右的带戒指的形式是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一种体现,实际上,这

    是华夏文明传承的一种体现。

    古人则将大、长、左、上称作阳,小、短、右、下称作阴。阳代表刚强,阴代

    表柔弱。就跟人的性格一样,男子性格坚强刚毅,属于阳,于左,女子温柔细腻,

    属于阴,于右。

    这种观点在中医理论中也适用,中医诊脉发现,男子取气分脉在左手,女子取

    血分脉在右手,即使是小孩子患病,观察手纹时也会遵循这种观点。

    从礼仪尊卑的角度来说,指环转变为戒指的时期,正是以左为尊以右为卑的年

    代。女性将戒指戴在右手,就是一种无声的宣示你们应该遵从男子。

    戒指在中国的历史同样悠久。

    大汶口-龙山文化时期的墓葬中已有骨戒指出土,有的戒指上还嵌有绿松石;

    甘肃的齐家文化类型遗址中也已发现了铜戒指;新疆自公元前一千年至公元纪年开

    始,沿丝绸之路上多有铜戒指出土。

    戒指在古代多称为“指环”,而“戒指”之名的出现,则是元代的事情。

    戒指最早是男女都戴,并无款式和意义上的特别区分。

    按《诗》注‘古者后妃群妾,以礼进御于君,女史书其日月,授之以环,以进

    退之。生子月辰,以金环退之;当御者,以银环进之,着于左手;既御者,着于右

    手。事无大小,记以成法。’

    到了汉代,除北方少数族外,戒指还不是一般人日常使用的装饰品。没有将戒

    指归入“服饰”类,而是归入了“金银器”类。

    “金银器”是继玉器和青铜器之后的新的一种礼器,把戒指归纳为金银器,代表

    着这种金银器具有某种仪礼在里面妇人带上戒指,说明她来例事了不能同房;没

    带戒指,盼望郎君能在她那里留宿。戒指即‘戒止’。

    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金戒指已代替了铁戒指,成为婚礼上新妇佩戴的装

    饰。也就是说,从这个时期开始,戒指从礼器变成了婚俗用品、日常用品。

    所以,戒指的佩戴是由出嫁后的婆婆相送的,而不是出嫁前由新妇的母亲相送的。

    后世的电视剧或文学作品中会提到婆婆会给儿媳或准儿媳玉手镯等等内容,但

    那只是少部分有钱人家的习俗,普通百姓家的婆婆,给儿媳准备的就金戒指或银戒指。

    这种婆婆送儿媳以戒指的习俗,直到改革开放后才慢慢消失。

    在中国古代,戒指作为夫妻间的某种约定,自然就不能是自由恋爱的象征了。

    世界上第一个将戒指当做订婚信物的人是奥地利王麦士米尼。

    一四七七年,麦士米尼认识了玛丽的公主。麦士米尼为她的美丽容貌和优雅的

    举止而倾倒。可玛丽早已许婚于当时的法国王储,但是他仍不放弃,为了赢得玛丽

    的爱,麦士米尼命人专门打造了一枚珍贵的钻石戒指,送给玛丽。

    玛丽面对这只精雕细刻、闪闪发光的钻石戒指和麦士米尼的热烈追求,终于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