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八章:父为子谋 (第3/3页)
你啊,还是年少啊~~~ 包括殷嵓都一脸愁色的看着殷清风。 储位更迭后,他们听殷闻礼说,本应属于废太子一系的殷闻礼不但躲过了一 劫,圣人和新太子对待他比以往更亲切了。 中书舍人的官职继续保留不说,更是在新太子的提议下,让他兼任了修文馆的 学士。 要知道,殷闻礼今年尚才三十有五。 未来不可限量的殷闻礼,与四十一岁的殷元,两人一个文一个武,以及殷清栿 兄弟二人那两个赐婚的驸马都尉,最长只要十年的光阴,殷氏就能成为新王朝中最 显赫的家族之一 可现今呢,他们听到了什么? 当初,裴寂在谋夺仙居坊的时候,他们在束手无策的同时,也在悄悄的观察着 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族中晚辈。 当裴寂悄然无声,事情不了了之后,他们在庆幸之余也在猜测和好奇着。 等秦王找到圣人要将长女赐婚给殷清风的时候,他们惊讶了又惊讶。 之后,不断的惊讶累积成了不可思议与万分好奇。 殷氏凭借着“兄弟不可阋于墙,齐心外御其务,”这条族训,才从魏晋走到今日。 这其中,不管王朝如何变幻,不管世道如何艰辛,族人都能相互守护相互援助。 当初裴氏在族内肆闹,殷元不出面制止。在他们看来,这是殷元要彻底摆脱长 辈的束缚而夺权族权。 等殷元主动搬离通化坊,他们才稍加原谅。 隔阂虽已产生,但时间并不久。 等到殷清风意外崛起,横在两支族人的隔阂也就可以放下了。家族的前程才是 最重要的。 殷氏与其他动辄几百上千的家族不同,家族每代的人丁向来不旺。只有尽心教 导每一个子弟,家族才会长盛不衰。 所以,家族从褒祖建立郡望后,到成为东晋王朝的望族、再到成为南朝各朝的 显贵,嫡支子弟的才能的确出众,但庶支子弟同样杰出。 因为,历代子弟还遵守了另一条族训荣时可顺,逆时则勇。 荣光时,要和尘同光,要遵从世人共同遵守的嫡庶制;衰落时,要有勇气选出 最杰出的子弟带领族人走出困境。 与家族前程这个大义相比,嫡庶制并不重要。 殷氏的荣光,在迁离江左后开始衰落。 入隋后,只有僧首祖得到了从五品上的秘书丞官职。 这在殷氏过往历史中是从未有过的低落。 入唐后,僧首祖的后人殷峤从获得陈郡郡公的爵位到升为郧国公,在族人看 来,家族的中兴就要来临了。 随着殷峤的英年陨落,族人的心也随之沉沦。 所以,年少的族人殷清风的出现,让他们毫不犹豫的决定由他来担任家主的位置。 可是现在 是否由他来做家主不重要了,家族能否得以保全才是关键。 殷元暗中揉了揉手掌。 这小子的脸皮真够结实的就是不知他现在疼不疼。 看到殷清风的脸已经肿起来了,他又后悔刚才下手太重了。 哼,涨涨教训也好,省得不知收敛去瞎逞能。 等回去后要好好告诫他一下。 当初伯父就评价过论品性,太子要佳;论才能,当属秦王;论心机,还是秦 王;可要论待人厚道,还是太子。 本以为,不管当初的秦王是如何不甘心,有圣人和诸多重臣以嫡庶长幼来压制 他,他最终也不过是个亲王爵位。 风儿以庶子的身份能成为亲王的郎子,对郧国公府和家族来说,也是非常不错 的前程和助力。 可谁想到,有这小子的掺和,秦王竟然翻了天了。 秦王成了太子,儿子的地位也就水涨船高了。在他和家族不知情的情况下,上 上下下本也是为好事欢欣鼓舞的。可到头来却发现,家族从中得到的却是灾祸。 还是年少啊~~~ 就看他接下来会怎么应对了。 哎~~~~ 看到族中长辈都阴沉着脸看着儿子,殷元想了想,决定为儿子再开脱一二, “能取得现今的成就,说明你至少不愚笨。既然你能意识到危机的存在,可曾想到 了对策?” 众人眼睛一亮,期待着殷清风的回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