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世帝唐_第三百九十七章:灵机一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七章:灵机一动 (第2/3页)

层就要造皇帝的反。所以,权贵阶层也要压制。

    从西汉后期开始,以权臣、外戚、宦官、地主阶级、文官阶层为代表的权贵阶层,就在整体上超过了昏庸皇帝对国家产生的危害。

    唐朝在开国之初就面临这个问题皇权压不住权贵阶层。

    但从整个历史来看,最大的问题是皇权与权贵阶层,在保持国家安稳和进步的前提下,怎样才能达成平衡。

    换成另一种表述就是皇权和权贵阶层各自掌握多大的权利,才能保证国家长久的平稳和发展。

    这个命题,真鸡儿太大了。但殷清风就敢去尝试。

    因为,这个时代的人,还不知道该如何运用百姓的力量,去左右国家的命运。

    从这两年的结果来看,皇室的威严在提高,所谓的五姓七望等家族也在慢慢的分化和削弱。

    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不要十年或十五年,皇权就能全面压制权贵阶层。

    对于他来说,这个速度太快了。

    他最理想的计划表是,等到李世民快死的时候,皇权才达到。然后他趁着皇位交替之际,开始着手压制皇权。

    所以,当王度要来、当王度屈服了,他心里自然是郁闷的了。

    但他之前的步骤已经产生了惯性,就算他想刹车也刹不住在河东裴氏、京兆韦氏相继软下了膝盖后,太原王氏屈服了。

    这样以来,他之前最主要的目标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不但不能按计划慢慢蚕食他们,还要想办法强化他们的力量。如果他们能跳出来旗帜鲜明的成为世家的领袖就最好了。

    好在,他还有补救方案。

    他争取在接下来的几十年时间里,把精力放到皇室和权贵阶层之外。只有民间的力量增强了,已经懂得民心可畏的皇室,才会自愿的放弃某些权力。

    他和李世民说过“磨刀石理论”。

    他当时说的磨刀石有两块国外的异族和国内的权贵阶层。但他没敢和李世民说还有第三块民心n。

    异族对于李唐皇室来说,只能几年磨一次。若是天天年年去磨,这天下用不了多久就没敌人了。

    李唐皇室在得到新的治国思路后,权贵阶层已经不可能成为合格的磨刀石了。只有让皇室的精力分散到权贵阶层和百姓身上,这个国家的三种力量才能达到平衡。

    他的设想是一手抬高皇室的威严,一手打压世家。当世家打压到一定程度,他再翻过手来压制皇权。

    这两部的举措很简单。只要有一个开端,剩下的就不用太cao心。皇室与权贵阶层,最擅长就是在政治上的勾心斗角了。

    唯有民心n要长期引导长期培养。

    让殷良把他写的内容送给李世民后,殷清风和妹子们闲聊了一会儿,一同去润下院吃晚饭。

    殷元和月眉几人简单对答了几句,就把殷清风叫到一边,“风儿,那王度今日来此,你是怎么应对的?”

    殷清风一直对外隐瞒自己想当一个“历史扳道工”和“历史设计师”的意图,无论何事,他都逢人只说三分话。眼下的王度也是如此。

    所以,殷元听完缩水版的对话经过后,以为他的儿子都是按照李世民的指示在行事,唯一好奇的就是有关儒学那一部分。

    “咱们殷氏的先祖,有以玄学闻名的,有喜好佛学的,唯独没有你说的成为儒学大家。

    我从启蒙后,你阿翁就以董仲舒的“三年不窥园”典故激励我专心。但没人,或者说是典籍里没有关于董仲舒罢黜百家的记载啊。独尊儒术许是有的”

    殷清风默默的听着,也不辩解。

    董仲舒死后的一千多年里,很少有人认为他是错的。甚至为了纪念他为发展儒学做出巨大贡献,专门给他建了董子祠。

    但董仲舒没有进孔庙里配享也是事实。

    在唐朝以前,周公往往与孔子是并提的,甚至周公的影响大于孔子,孔子只是周公的配副。

    “汉明帝永平二年冬十月,皇帝率群臣养三老五更于辟雍,郡县行乡饮酒礼于学校,皆祀周公和孔子,牲用犬。”这是关于国学与郡县祀孔子的最早记载。

    武德二年诏令奉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岁时致祭。

    贞观政要崇儒学“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