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3页 (第1/2页)
熵可以简单理解为,对一个系统“不确定性”或“混乱度”的量度。 颜也道:“熵增原理的具体内容即:不可逆热力过程中,熵的微增量总是大于零。也即在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总是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大的方向变化,总使整个系统的熵值增加。” 1871年,麦克斯韦在《热理论》一书的末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限制》中,设计了一个假想的存在,即著名的“麦克斯韦妖”(Maxwell\'sde摸n),意图推翻热力学第二定律,证明自然界存在着与熵增相拮抗的能量控制机制。 这个理想实验简单来说是这样的。 有一个温度均匀的容器,内部被分成相等的AB两格,在分界上有一个小孔,有一只麦克斯韦妖,可以控制小孔开关,决定其中每一颗做无规则运动的空气分子是否通过。 这样一来,容器、其中的空气分子、麦克斯韦妖,便共同构成了一个孤立系统。 此时,若麦克斯韦妖控制小孔开关,使得空气分子中,速度较快的通过小孔跑向B格,较慢的跑向A格,整个盒子就能产生温差,孤立系统混乱度减小,即减熵。 沈雍乐开口补充:“利用这个温差驱动热机做功,就是第二类永动机的一个范例。” 颜也点点头,继续道:“但这个假想已经被证伪了。” “1929年,匈牙利物理学家利奥·希拉德,首次将信息熵的概念引入到热力学循环中,认为麦克斯韦妖判断分子快慢的过程,也会导致整体熵的增加。” “之后到1961年,兰道尔原理在信息理论和热力学之间建立起了一个基本联系,证明了写入或擦除1比特信息,会导致kln2JK热力学熵的改变。” 提问的冷冷已经听晕了:“你等一下,我没明白……”她是信息学的博士,高中和大学都是读的理科,却对这个莫名其妙冒出来的“小妖精”几乎完全没有概念。 冷冷忍不住都要怀疑自己学的是假信息学了! “信息熵又是什么?”冷冷按着太阳xue,觉得如果每个A级副本都是这种难度,自己还是趁早放弃来的比较容易,“我读书少你别欺负我,我怎么听不懂你们在说什么……” 唐煜摊摊手:“正常,我也听不懂。” “但应该没太大关系——大多数末日副本不需要懂得概念也能通关。” “通关的要求只是‘完成副本任务’,并不需要玩家弄懂背后涉及的各学科定理,甚至不完全理清主线也没有关系,”他随意举了个例子,“比如乐乐他们刚刚通关的门之钥,其实直到现在,我们也没彻底弄清楚副本里有关时空的定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