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三九章 我是你姨夫啊! (第2/2页)
面而来,这是大庆殿,相当于后世的太和殿。这让陈恪感觉不太习惯,因为在太和殿与午门之间,还有个太和门,南北两个开阔的大广场,尽显泱泱的皇家气象。 但这宋朝的皇宫,一进了宫门就是正殿,只有殿前的三层平台作为缓冲,比紫禁城不知寒碜多少。看来那不与民争地的传闻是真的了……这让陈恪对宋朝的官家,终于多了一丝好感。 “这边走。”赵宗绩示意陈恪右拐,沿着北廊向东走,进左长庆门,北行一里左右,过左银台门,上了分隔内外宫的东西大街。在这条御廊上,又行了一里左右,到了垂拱殿门前,赵宗绩才说一声:“到了。” 领着陈恪进了垂拱殿,赵宗绩让太监进去通禀。等候的时候,有小太监请两人到耳房烤火,又端来了姜汤,还拿来两双干净的鞋履……虽然打着伞,但这一走来,两人身上还是湿漉漉的,尤其是脚上的鞋,已经完全完全湿透了。 待两人摆弄停当,内侍也来传了。 两人赶紧起身,屏息凝神,穿过层层帷幔,到了御堂门口,便见一位穿蓝sè纱袍、碧玉簪发、眉目和气、面带病容的中年人,坐在胡床上朝他们微笑。 “孩儿拜见叔父……”赵宗绩马上深深作揖。 “草民拜见圣人。”陈恪也赶紧马上深深作揖……来的上,他已经反复确认,这就是大宋朝臣见君的礼节,虽然明知是因为‘跪礼’没有发明出来的原因,但他还是感觉暗爽……不用三拜九叩,实在是太好了。 “平身吧。”一把温和的声音响起道:“绩儿,这就是陈三郎吧。” “是,叔父。”赵宗绩道:“这是就陈恪。” “唔……”官家微笑的打望着陈恪,见他身材高大,肩宽腰细,端的是英气逼人,又穿一身太学生的白衫皂带,眉宇间难掩书卷之气,给人一种文武双全的感觉。他不禁微笑赞道:“陈司谏养得好儿子!” 陈恪也在偷偷打量大宋,这位温和的中年大叔,言谈举止让人如沐chūn风,要不是在这皇宫中做不得假,他真无法将其与一国之君联系起来。 “不要拘束,你父亲和寡人马上就成连襟了”,官家笑起来道:“论起来,你还得称我一声姨夫呢……” “……”陈恪这个汗啊,虽然他们私下里也这么开玩笑,但谁敢去攀这门亲戚?口中连道‘不敢’。 “就算不叫姨夫”,官家微笑道:“也该自称‘为臣”而不是‘草民”莫非嫌承事郎的官阶太小?” “不是,草民……哦不微臣”,陈恪对见到大名鼎鼎的宋仁宗,还是有些紧张,这才恢复正常道:“实在是没把自己当成个官儿,这承事郎,不提就忘了。” “呵呵呵,忘了可不行。”官家挥挥手,便有宫人,端上两个锦墩。 赵宗绩谢了座,便端坐下来。 陈恪也不知道该不该坐,有些愣怔……前世的电视剧告诉他,宫里规矩多,比如赐坐是对高级大臣、或者像赵宗绩这样的王公才有的待遇,自己这样的小*,不跪着就不错了,哪还奢望有个座? “坐吧。”官家微笑道:“不要拘谨,自家人闲谈私聊,便当我是你姨夫就好了。” 陈恪口称不敢,搁了半边屁股在锦墩上。 ~~~~~~~~~~~~~~~~~~~~~~~~~~~~~ “其实咱们也算神交已久。”官家让人给陈恪和赵宗绩,上了两碗当归红枣汤,让他们喝下去驱寒。待两人一饮而尽,这才微笑道:“你的《字典》,还是寡人作的序哩。” “官家的恩德”,陈恪赶紧起身道:“微臣铭感五内。” “坐下说,不要动不动就站起来,你不嫌难受,寡人还难受呢。”官家笑着责怪道:“那算什么恩德,你自己可能都不明白,这本《字典》对大宋朝意味着什么。” “微臣确实不知”,陈恪轻声道:“只是觉着该做这件事,便做了。亦没想过会惊动官家。” 赵宗绩颇为意外的看他一眼,心中暗笑道:‘还以为你在谁面前,都不知天高地厚呢,这不在官家这儿,也乖得跟小猫似的。’ “往大里说,此乃文教之盛世,我大宋的百年国策,亦因此而光大。”官家微笑道:“识文字、读经典、知礼仪、明信义之人,将大大增加,我大宋文教之昌盛,必远超八代。” “官家谬赞了。”陈恪这个汗啊,难道皇帝要开夜校扫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