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七六章 罢相 (第2/2页)
只觉着脑中嗡嗡作响,后面的朝会一句都没听进去,直到那胡公公叫‘退朝"他机械『xìng』的率百官恭送官家,然后木然走出朝堂。 文相公素来威严,群僚不敢近前,只有王拱辰跟着他,回到政事堂去了。 到了首相签押房,文彦博官帽都不摘,便颓然坐在圈背交椅上。 “不过区区一道捕风捉影的弹劾,"王拱辰不解道:“相公怎会如此沮丧?” “老夫第一次当宰相,时间不长,两年而已。"文彦博答非所问道:“至和二年,蒙官家不弃,再次被召回任首相。这次是和富彦国搭班子,也算是众望所归,我俩也相许,一起匡扶社稷、改革时弊。” “二位相公拜相之rì,举国欢腾,"王拱辰轻声道:“人们都说,国家得相矣。” 这并非虚言,文彦博加富弼,这对组合,是宋朝有数的黄金搭档,更是难得的干正事儿的一对宰相,两人都是能做事、愿做事的大才,当时他们一上台,国人确实寄予了无比的厚望。 “谁知道时乖运歹,一年多来疲累交加,非但没有建树,还对百姓犯下了重罪。"文彦博叹口气道。回想这一年多来,由不得他不郁闷……执政之后,先是面对贾昌朝的挑战,好容易把这老狐狸压住,官家又突患重病,人事不省,局面一片混『乱』。尽全力把内廷外廷的局面都控制住,等到皇帝醒了,他们力推的六塔河工程又出事了…… 紧接着连月大雨,全国范围洪涝,京师更是成了座水城……文相公是左支右绌、疲于应付,上任一年多,却好像过了好几年似的。终于等到水灾过去,眼看着要否极泰来了,又出了这样的事,文相公的神经再粗大,此刻也挺不住了。 “谁知道,这才还不如上次,好歹上次还裁了军,这次呢?弄得一地鸡『毛』,就要卷铺盖滚蛋,"文彦博苦笑道:“叫老夫如何能甘心?” “不至于那么严重吧。"王拱辰难以理解道:“难道就凭郭申锡的一面之词,官家就要罢相么?” “郭申锡讲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官家怎么想。"文彦博叹口气道:“狄青被中书省提议罢齤免,已是众所周知,他不可能再留在西府了,一定会继续上疏请辞。你说官家这时候,把我和狄青放在一起查办,安的是什么心?” “什么心?” “连狄汉臣这个斑儿都知道羞耻,不恋栈权位,我这个当宰相的,岂能连他都不如?"文彦博自嘲的笑笑道:“这回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叫贾相公给算计着了。” “许是相公多心了。"王拱辰心下一阵黯然,却又微微激动,首相一走,自己这个参知政事,是不是可以向前挪挪窝?当然,他也算是名臣,不可能把想法写在脸上,轻声安慰道:“官家的心病没好利索呢,谁知道是不是无心之言?” “有心无心,你走着瞧。"文彦博淡淡道:“过几rì,御史台的调查结果送上去,看官家如何批复,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 过了小半月,御史台的调查结果出来了,经过反复推劾,最后的结论是郭申锡和张伯玉所告不实,张伯玉因为是御史,有风闻奏事之权,故而免于弹劾。郭申锡则因为造谣,被降官外放。 如此轻描淡写的处罚,显然不符合官家重处造谣者的要求,然而赵祯什么都没说,任凭判决生效了……这其中的道理明白浅显,官家已经不再维护他的首相了! 文彦博是个有尊严的人,岂能厚着脸皮继续下去,于是他数度求退,帝终许之。没怎么慰留,但走得还算体面——以河阳三城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河南府,封潞国公。不仅保留了原来的职级,而且得到了国公的荣衔,哪怕到地方上,也是工资最高的大宋官员。 另一方面,狄青也极力求去,而且他比文彦博更彻底……要求不再担任任何官职、军职,专心为国家建设武学,转职去当一名教书匠。 官家对狄青的态度,和对文彦博形成了鲜明的区别,不仅数度慰留,而且坚决不答应他解除他所有职务。最终,狄青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皇家武学院事,负责大宋皇家武学的筹备…… --分割 下一更,12点以前。(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