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节 (第3/4页)
一群人瑟瑟发抖地站在冷风之中,好容易终于等明大人结束了他冗长的演讲,五房书吏便开始唱名——此时还不像后来的考试那样需要严格地搜身检查,基本上只要看着来应试的人与考牌上描述的形貌大差不差,确定是本人,便会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放进去了。 但依然很费事,谢良钰站得靠前,等了一会儿便轮到他,可回头看后头长长的队伍,也不知道要排到什么时候才能进完。 他摇摇头,接过书吏递过来的答题纸,便提着自己的考篮走进了考场。 此时考场内拜访的桌子大多还是空着的,谢良钰左右看看,选择了一个既不太过靠前靠后,也不会被日晒雨淋,而且还光线充足的好位置,想起梅娘早上那神神道道的一番话,还专门挑了个看起来颇为吉利的号数,将自己的东西放在桌子上,气定神闲地坐了下来。 答题纸县衙给了十多页,一张封面,并十张鲜红的格纸,还有两张上面并未分格,是用来给考生当作草稿的。封面上简单写了考生的名字和身世情况,还有考号等信息,谢良钰将那薄薄一张纸翻来覆去地看了看,还感觉挺新奇。 就是这么个连现代期末考试的严格程度都没有的小考,便要成为他万里征程的第一步了。 外头一个一个的考生进得有点慢,谢良钰等了一会儿,便感觉到些许困倦——毕竟早上起那么早,他还真有点不习惯。 其余考生都正襟危坐着,有的还紧张地握起了拳头,就他一个眼皮子打架,恨不得先趴在桌子上眯上一会儿才好。 他左边那考生频频转过头来看他,谢良钰冲他温柔地笑了笑,那小年轻居然被笑得脸色一红,慌张地转开了视线。 嗐,现在的年轻人,真不禁逗。 这样过了挺久,待到所有考生都进场完毕,外头已经是大亮了,刚才不知道消失去了哪里的明寅铖便又出现,吩咐外头锁住县学大门,终于拿出了这一科正试的题目。 是一篇时文和一首试贴诗,诗的题目是《望南山余雪》,算得中规中矩,而时文的题目就有些不简单——明县令也没有意外地与许多不愿花费心思的县令一样,选择了“截搭”题的方式,可他这个题目…… “以杖叩其胫。阙党童子。” 谢良钰环顾一周,发现不少人脸上已经露出了愁容,他轻笑着将草稿纸铺开,用镇纸镇好,略略思索,便下了笔。 第66章 这道题是道“无情搭”题,前半句出自《论语·宪问》中的《原攘夷俟》章末句,而后半句出自同章《阙党童子将问》章的前半句。 这两句虽在同篇,但是隔章,说白了也并没有什么关联,牛头不对马嘴,题意难明,题情难得,全文是否能做出立意来讨考官喜爱,端的看一开始要怎样破题——这也正是截搭题的复杂之处。 不过事在人为,一室考生,有的人愁眉苦脸,有的人却是凝眉细思,不过是出个题的功夫,满场考生的高下便已被粗略分出来,谢良钰旁边那个紧张得打摆子的小哥看起来倒是有几分墨水,虽然还是满脸的青白,却已经开始在草稿纸上奋笔疾书起来。 谢良钰也不再耽搁,他蘸了蘸墨,以标准的馆阁体端端正正地写下一段话:“一杖而原壤痛,二杖而原壤哭,三杖而原壤死矣,三魂渺渺,七魄沉沉,一阵清风化为阙党矣。” 他写完,自己也没忍住笑了笑,这截搭题其实只需不连上、不犯下,不骂题漏题便可,他这样一破对得巧妙,将两句完全没有关系的话粘连在了一起,算是上乘的破题了。 这种截搭题虽然时常很被饱学大儒们所诟病,觉得前言不搭后语,考官随意拆碎拼题,是在为难考生,有不少原本经文作得不错的读书人,偏偏因为破不了这题,而无法将胸中所学抒发出来,卡在这区区第一场考试上,岂不是舍本逐末了? 其实却是不然,原本自大齐初年以来,便已经改了前朝一味破碎的截搭旧习,禁止直接从书中找到不同人和事随意拼凑的“春秋合题”,规定即使是截搭题,也必须在相邻的句子和章节之间截取,即“使治经者必守家法,命题者必依章句,答义者必通贯经文,条举众说,而断以己意,有司命题必依章句,如是则士无不通之经,无不通之史,而皆可用于世矣。” 这种做法其实已经很适合用来选拔初级人才,科举是用来为朝廷选官的,不是为了挑出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要想从容地答截搭题,首先就要求你把经书前后读熟,不然连上下两句分别出自哪里、又代表着什么意思都想不出来,还怎么可能答题呢? 除此之外,还需要有灵活的思维能力和随机应变的心态技巧,将被拆分的部分恰如其分地联系起来,并将其意思解释得圆融如意,除此之外,还需要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