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六十七章.三分天下 (第1/2页)
随着小书童走过陈旧的老竹门,刘玄只觉得眼前豁然开朗。 几间茅屋屹立在眼前。 在茅屋的前面,是一些山石和清如明镜的湖泊,一切似是天然所造,又似是人为,玄之又玄。 假山假水,山环水绕之中,却又有几声鸟鸣。 刘玄扬起了头,看向了那些飞鸟,觉得就好像看到了自己。 从一片森林,到更为广阔的天空。 他有了更多的体会和心境,于是修为有了些许精进。 当然,他修为随心境的变化,自然不如姬羽的明显。 但大道通天,何止万里,能够走到哪里,能够到达怎样的高度,皆各有各的命数和缘法,未必有高下之分。 来到了一间茅屋门口,刘玄看见了里面一个青衫读书人,正手握书卷,眉宇紧蹙,一张清秀俊美的脸上,说不出的认真。 男子很年轻,风度翩翩,羽扇纶巾,说不出的潇洒。 这样的一个人,若是文臣谋士,自然让人眼前一亮,若是武将,那边更是难得的千金骁将。 但很可惜,男子只是一个文臣谋士,只是一个青衫读书人。 而刘玄此时,身边最缺的就是这样的人。 他没有任何架子,也没有因为这位年轻的读书人三顾茅庐才相见而恼怒。 只是十分恭敬有礼的朝着年轻的读书人行了一礼,说“在下益州刘玄,恳请先生出山,助我振兴汉室。” 青衫读书人微微摇了摇羽扇,握着书卷,换了一个更舒服的姿势,继续阅书,却也开了口“这种话,草民已经听得腻了,请大人换个说辞吧!” 刘玄眉头微挑,说“在下中山靖王之后,汉室宗亲,即使灵帝陛下出什么意外,我所率领的实力,也可以称之为汉室正统,无论是兴我还是助灵帝,都是匡复汉室,这样的说法,先生可曾听过。” 那位年轻的读书人闻言,终于是放下了书卷,目光转向了刘玄。 这是他第一次打量这位来自益州的权臣。 虽然,他之前就听过很多关于刘玄的传说。 例如身为姬羽身边的重臣,却毅然背叛姬羽,光明磊落离去,自立门户的无耻。 或者说在益州大义凛然的形象,以及义正言辞的为人。 但在年轻书生眼里的刘玄,就是一只卧在江河里的潜龙,一朝得势后,便可腾云驾雾,吞雷吐电,纵横四海。 “这个说法,我倒是第一次听过,刘玄先生大名,却是如雷贯耳。”年轻的书生,云淡风轻地说。 刘玄一脸谦逊地说“先生说笑了,我刘玄的名字哪里谈得上什么如雷贯耳,当今后汉能称得上如雷贯耳的,只有两个人。” “一个人,便是楚候姬羽,而另一个人,则是后汉灵帝。” 年轻的书生笑道“以后会多两个人。” 刘玄有些好奇地问“多哪两个人?” 年轻书生羽扇直指东面,隆中乡野,位于荆州东部。 荆州东部,则为江东等地,那里的领主,是权臣孙政。 跟着,羽扇又指向了刘玄,青年书生,方才微微一笑说“那两个人,其中之一,正是江东猛虎遗孤,南下扩张地盘的孙政。” “另一人,则是日后潜龙在渊,一飞冲天的刘大人!” 刘玄没有变了脸色,当初姬羽说过比这样还要抬高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