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行(中) (第2/3页)
恙,不日即可痊愈。”李沐赶紧恭声道。 “咯咯,李爱卿,朕的时间。。。朕的时间,不多了,今日召见爱卿,爱卿可知是为何事?”天启虽然气力虚弱,但还是笑盈盈的问道。 “微臣不知,请陛下教诲。” “来,你来看。”天启硬撑着身体,费力的从榻上站起来,张嫣想去搀扶他,却被他轻轻推开了。皇帝慢悠悠的走到殿中一处木门旁,门那边就是寝宫东暖阁了。 “咯吱”一声,天启轻轻推开了东暖阁的门,李沐凑上去一看,一下子就愣住了。 展现在李沐眼前的,是一架带着巨大水桶的复杂器械,器械的尾端,还连着一个大水车,东暖阁的地砖上开了个小池子,水车静静的停在水中,仿佛江南水乡的园林内景。 是的,虽然把铁轮子换成了水车,但是李沐还是凭着直觉一眼就认出来,这货不就是以前历史书上画的蒸汽机吗?! “李爱卿,这蒸汽机,朕试验了整整两年,如今终有成果!”天启提起这个巨大的机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张嫣也是第一次知道,上次天启不惜装病都要躲在宫里搞得小发明,原来叫做蒸汽机啊。 这个奇怪的机器,有什么用呢?能让堂堂大明天子,沉迷其中,废寝忘食,甚至有病在身都不愿放下,张嫣心里疑惑不已,只好转头向天启和李沐二人投去疑惑的目光。 “皇上,这。。。这是一场革命啊!”李沐看到这架熟悉又陌生的机器,不由得激动的打了结巴,蒸汽时代,是生产力极大飞越的时代,从有了这个神奇的机器开始,传统的手工业制造,将逐步开始向大工业化发展,以此带来的国力增长和进步,当真不可想象。 “可是你提的那个发电器,朕是无能为力了。”天启兴奋之余,也有些落寞的摇摇头:“否则假以时日,并非就做不到。” 皇帝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想必天启已经感觉到自己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衰弱的速度超乎想象,怕是老天爷不会再给他时间去研究一项新的技术了。 “皇上,您已经很了不起了。”李沐认真的看着天启,一字一句的道:“只凭这一项,大明历代先帝,皆不如尔。” “哈哈哈。”天启听到李沐这显得“大逆不道”的话,深深的松了口气似的,一边笑一边说:“只希望后世史官,不要留一下一句,帝无大能的评价就好。” “陛下过谦了。” “李爱卿,这个皇帝,朕是做够了。”天启秀过自己最得意的作品,转身对李沐道:“朕不是个勤政的好天子,朕心里也有数,国家这么大,事务繁杂,千头百绪,朕想管,却每每晕头转向,糊里糊涂,管起来,倒还不如不管的好。” 天启也不是刚开始就这么懒的,起初的皇帝,倒还有勤政理事的决心,可是由于没有文化,天启发布命令指示,只能靠听读别人的拟稿来决断,内阁阁臣们因此cao弄权势,完全把皇帝当傻子蒙。 时间久了,天启又不愿意全听别人摆布,只好不懂装懂,一纸草诏、半张上谕,经多次涂改,往往弄得文理不通,颁发出去,朝野人士看了啼笑皆非。比如有一次,江西巡抚剿平寇乱后上章报捷,奏章中有“追奔逐北”一句,原意是说他们为平息叛乱,四处奔走,很是辛苦。皇帝的太监胸中也没有多少墨水,念奏章时,把“追奔逐北”读成“逐奔追比”。解释时,把“逐奔”说成是“追赶逃走”,把“追比”说成是“追求赃物”。天启帝听了大发雷霆。江西巡抚不但未得到奖赏,反而受到“贬俸”的处罚。 巡抚没什么大事儿,皇上的脸却丢尽了,这一出,等于向全天下人宣告,大明朝九州万方的君父,居然是个连奏折都看不懂的文盲。 自那之后,天启知道自己没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