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42章 娘家亲戚 (第2/2页)
,几乎每年都回来,后来林明芳夫妻年纪大了,工厂的活干不了,林明芳就在家休息,丈夫找了一个公司当看门的保安,工资很低,孩子又要读书,渐渐地就少回家了。 “我那两个表哥表妹呢?” 黄一曦对那两个表哥表妹都没有好印象。 林明芳虽然比林舒芳小好几岁,但她早结婚,而林舒芳晚结婚,第一胎怀的是儿子,没注意掉了,养了几年后才有黄一曦,所以儿子李阳浩比黄还大四岁。 三十四岁了还没女朋友,林明芳经常念叨这件事。 林明芳的老公叫李文彬,当时只有李文彬去香江劳务,他是打石师傅,在香江给人打磨墓牌,林明芳的女儿叫李月华,比黄一曦小三岁,他们母子仨的移民手续还是黄海山帮忙办。 李阳浩和李月华很小就去香江了,和黄一曦一家人也不亲,她们一个博士,一个本科毕业两年了,书读得高,但情商低得很,第一次回来看到黄一曦家的旧屋,不住就跑去酒店了,第二次回来后,又拒绝了林舒芳送的大包小包的土特产,说国内东西不安,她们从来不吃。 那一次后林明芳就没有回来了,黄一曦也懒得问她们家近况,林舒芳偶尔提起时她就只有呵呵呵。 “月华上班和老板相处时也不愉快,去年辞职就没上班了,一直磨你姨丈和你妈移民,她们都不明白你姨丈为什么不同意移民。” 说起两个孩子林舒芳也很无奈,两个孩子好象了,林明芳在电话里叫他们和她说话,每句话里不是夹杂粤语就是洋文,她经常听不懂。 “她们想移民去哪里?”黄一曦有点好奇。 “说是去米国还是枫叶国家,也比呆在香江那个鸟笼好。”林舒芳有点苦恼,也不知道要不要劝meimei同意。 当初夫妻两个在香江并非没有赚到钱,只是两个孩子的教育费用太高了,香江的楼市价格又高,所以在香江买的房子不大,只有五十三平方,两个孩子因此都不想结婚。 黄一曦撇撇嘴,香江不结婚的人多得是,两个孩子以前以此为借口,现在为了移民,又说那小笼子怎么结婚生孩子。 “那就移民嘛。”现在香江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如以前,许多公司都搬迁到外国或内地,呆在那个弹丸之地并不一定是好选择。 “你姨丈她们两个不想出去,她们不懂洋文,到国外又没朋友亲戚走动,夫妻两个人难道每天呆在公园喂鸽子,而且在香江,她们年纪到了可以领水果费。” 林舒芳不满地看着黄一曦,小孩子考虑得就是不周到,移民是一件简单的事吗。 “妈!”黄一曦口气有点讽刺,“谁说在国外只有洋人洋文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华人的强悍基因,几个好的移民国家哪里没有唐人街了?不会说洋文的多得是,而且入乡随俗,说不定她们去一段时间就学会了,再说了,手机翻译软件多得是,不会说用打字嘛。” 至于水果费,她们可以每年找个时间回来领一次嘛。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