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3节 (第2/3页)
足的不祥之人。 皇后叹了口气:“我又怎会不知世人皆说她是‘天降妖星’?且不说这迷信之事,只说女子出嫁从夫,而她从小长于军营,必然不是个温顺好拿捏的,之后夫妻情感又怎会和顺?何况她曾数次带兵出战,心寄前朝,女子女眼小是不好,可心眼大了更是禁忌呐。” “太子那边如何说?” “起初翊儿知道也是全然不解的,今儿早上愣是忍不住,直接亲自去乾元殿找皇上了,谁知出来之后,竟是妥协了。” “陛下如此决定,究竟是何缘由?”姜氏属实想不到任何原因,令皇上动了纳安和公主为太子妃的念头。 “此事……说来话长,要从当初我还怀着翊儿的时候讲起……”皇后将当初顺亲王慕霆放了自己和腹中孩子的事情告诉了姜氏。 “原是这般,这么说来,陛下是为了还恩。”姜氏这才理解为何皇上执意如此。 “是的,陛下曾经承诺顺亲王,将来若有需要,只要不损东昭利益,他都会做到。如今此事,应当就是顺亲王的嘱托。”虽说皇上没有对自己明说,但是他突然下了国书去西穹,定然是与顺亲王有关,而陛下又是个重情重义的人,面对救下自己和太子的恩人,哪怕是西穹之人,他亦不会食言。 姜氏目光一转,却有了别的心思:“依我看,以陛下的睿智,恐怕这桩婚事并非只有还恩报德这么简单。” “你是说……” “西穹想来与我东昭为敌,虽说这安和公主是西穹之人,但是她的身份极其微妙,他们顺亲王府与现如今西穹的主子可是仇恨相对的,再者顺亲王府看似败落,须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那顺亲王府的势力绝不可小觑。” “纵然如此,这女子性子过强,甚至带着目的而来,我还是担心翊儿。” “你啊真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她既带着目的而来,在东昭又是孤身一人,顺亲王府再有势力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哪怕是装也要装的温良恭顺,退一万步讲,若她真的是个不安分的,能立则能废,还怕她一个异族女子在咱们东昭的后宫里翻出什么花儿来?” “是了,我这是关心则乱。”皇后眉间登时拨云见月,“待她入了宫,同时给翊儿择几个家世不俗的侧妃,有的闹了,再者我瞧着翊儿也不会与她举案齐眉,避子汤药也让人备好,没有孩子,她便没有筹码。” “正是这个理儿,咱们翊儿可是陛下从小亲自教导出来的太子,陛下总不会害他的,你便不要担心了,就等着喝那儿媳的茶吧。” 第161章 祖孙秘话 顺亲王妃料想的没有错,接下来的数日里,小皇帝和太后想方设法的拖延时间,找借口不见使臣。 然而东昭派来的使臣却也不是吃素的,鸿胪寺卿闻柯,那是东昭出了名的“三寸不烂之舌”,圆滑世故又不失大国风范,有勇有谋,凡他出使别国外交之事无往而不利。东昭皇帝此次派了他来递交国书,也是摆明了态度。 西穹的小皇帝不召见,他便每天主动求见,婉拒数次他依旧不愠不火,接着求见,皇帝推脱得了一次两次,却不能次次不给他面子,毕竟是东昭使臣,于是只好召他上殿。 到了大殿之上,慕云漪和太皇太后提早安排好的人这时就派上了用场。闻柯大人再次献上国书,小皇帝向朝臣中使了使眼色,便有人出来反对。岂料三五个官员反对之后,余下站出来的人竟纷纷启奏赞同两国结亲,摆出了各种利害关系表明安和公主是和亲的最佳人选。 正在小皇帝危难之际,太皇太后又传来一道懿旨。他想起这些日子太皇太后三番五次表明不同意慕云漪远嫁东昭,此刻定是颁了懿旨表明立场,力压众议,毕竟慕云漪是在太皇太后膝下长大的,所以此事上她的话是有分量的。 “安和公主自小长于皇祖母膝下,此事皇祖母最有发言权,不若听听皇祖母有何旨意。”小皇帝稍许安心下来,让身边的太监宣读太皇太后之懿旨。 然而读到一半,他才发现,懿旨内容并非他所想反对和亲,恰恰相反,太后之意竟是为了西穹与东昭修得共好,此门亲事乃两国之幸,感念东昭之诚意,更是赞许了和亲之事。 小皇帝想要阻拦,却为时已晚,懿旨已经宣读出来,原本就赞成此事的朝臣们便更有了底气,那使臣闻柯亦顺势而为,拜谢西穹的皇上和太皇太后。 这下子小皇帝彻底愣住了,心中暗恨:该死,这老太婆竟在大殿之上将了朕一军! 他如何也没有想到,太皇太后这些日子以来所表露的“反对”都是装出来的! 然而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他也是没有回头路了,只得当场答应安和公主和亲东昭,嫁给东昭太子东陵翊为正妃。 至此,僵持了半个多月的和亲之中终于有了结果,闻柯也功成归国,同时东昭的皇帝择选接引使和仪仗前往西穹接回安和公主。 前几日为了避人耳目,自东昭使臣来西穹之后,慕云漪都没有再进宫,如今事情尘埃落定,她才又进宫,来到了太皇太后的懿安宫。 “皇祖母……”慕云漪朝太皇太后扑了过去。 太皇太后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