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节 (第2/5页)
二郡动武,而要多花些精力,争取朝廷方面的支持。 放下手中的书信,刘欣闭上双眼,陷入了沉思。 挟连胜之威,直取零陵、桂阳,困扰自己两年多的难题但可一旦而解。但是这样一来,朝中难免有人会逞口舌之利,对自己说三道四。马芸的担忧不无道理,如果刘宏对自己起了疑心,赵忠再在旁边煽风点火,难保他不会将自己这个荆州牧给免了。看来要博得刘宏的欢心,自己免不了又要出一次血了。 想到这里,刘欣睁开眼睛,说道:“这样吧,让徐晃、张飞回师襄阳,黄忠回军长沙,赵云留驻武陵。公与,你再写两封信,分别给零陵太守张咨和桂阳太守庞季,就说我在武陵等他们,请他们在这个月过来一叙。另外,再安排人去趟京城,送一份重礼给张让,请他在皇上面前帮我说几句好话,究竟怎么做,我想他应该会明白的,这些年我的钱也不能白花了。” 沮授虽然痛恨那么宦官,但想到这些人可能在背地里使坏,还是迟疑着说道:“要不也给赵忠送一份礼吧,免得这个小人在后面拖了主公的后腿。” 刘欣坚定地说道:“不!想要挟我,门都没有!” 沮授还想再劝,说道:“可是……” 刘欣毫不客气地打断他的话,说道:“公与,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不错,大丈夫能屈能伸。但这一次同当初黄祖拿蔡瑁来要挟我不一样,我不能为了自己而让别人丢掉性命。赵忠这个阉竖,如果他想要钱,好好对我说,我兴许能送他一些。现在,他在背后使一些小动作,就想迫我就范,简直是痴心妄想!” 通过这次对江夏和武陵的行动,他已经看出来,现在的形势还不同于三国乱世。各郡的官吏与太守并不是一条心,那些官吏很清楚,太守的利益并不代表他们的利益,他们给谁做事其实都是一样的,这些官吏也没有称太守为主公的习惯,他们都是朝廷任命的,与各郡的太守并没有多大的关系。真正不想受他控制的,只有那些大权在握的太守。 桂阳太守庞季收到了刘欣的信,这次他不敢再向以往那样,将襄阳发过来的公文随手扔到一边,而是反反复复读了很多遍。刘欣的信写得很清楚,就是要他放弃现在的权力,交出兵权和财权,还要实行他所规定的租税政策。若是过去,类似的公文庞季都会当作笑谈,现在他却不敢了。这封信上还列举了黄祖和曹禺的下场以及江夏、武陵两郡官民对于刘欣到来的反应,庞季纵然不顾自己的性命,也要为妻子儿女考虑。 几番犹豫,庞季终于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向刘欣效忠!这时离刘欣规定的最后期限只剩下不到十天的时间了,庞季赶紧收拾收拾,带了郡丞、长史等亲信属下,一同赶往武陵。这些官吏得知了庞季的选择,都暗暗松了一口气,如果庞季选择和刘欣对抗,他们就真的很为难了。 庞季离开桂阳,行了两日,来到了零陵郡。他与零陵太守张咨也有些交情,已经到了这里,自然没有连面都不见的道理,便让人去太守府通报。 第125章庞季的决心 桂阳与零陵二郡是近邻,庞季与张咨平日里也少不了有些来往。宠季的队伍到达零陵城时已近黄昏,今天晚上肯定是要在零陵城中暂歇一宿了,既然如此,他当然要顺道拜访一下张咨。庞季心里清楚,刘欣的信不可能单单给他一个人,这时候,张咨也应该早就收到刘欣的信了,他此行不只是为了来找张咨叙旧,还想看看张咨有什么打算。庞季不能确定张咨会怎么做,也许此时他已经出发前往武陵,也许还呆在家中苦思良策。于是,庞季便安排从人前去太守府通报,他自己则带着队伍先往驿馆安顿下来。 进城以后,庞季发现大街上的气氛有些紧张,一列列的士兵不时在从街上走过,路上的百姓也个个行色匆匆,这才想起来,刚才城门处的盘查似乎也比往日要严得多。 来到驿馆,庞季刚刚席地坐了下来,便听到门外传来一个大嗓门:“庞大人在哪里?我老张看你来了。” 庞季赶紧起身,迎出门去,只见外面站了一个白白胖胖的中年汉子,三缕长须,细细的眼睛,不管看向谁都好像一副笑眯眯的模样,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