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警花闯三国_第10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5节 (第5/5页)

他右首一人又站起身说道:“在下愿为前锋。率所部人马星夜奔袭阳平关。为温侯报仇雪耻。”

    此人却是凉州羌族首领北宫伯玉。他早年也曾率部叛乱。后來受到朝廷清剿。兵败以后请求招安。与董卓一向交好。这次受董卓征召。前來助战。

    这两个人难道真的是好兄弟。讲义气。甘愿为了董卓两肋插刀。当然不是了。羌族是居住在甘凉一带。半农耕半游牧的少数民族。而南匈奴则是纯粹的游牧民族。他们族中的成年男子放马牧羊的时候是普通百姓。拿起了刀枪就是一名彪悍的战士。这些游牧民族或者半游牧民族。在不事生产的季节里常常四处劫掠。他们不仅劫掠大汉边境的郡县。就是同族之间往往为了块水草丰美之地也要大打出手。这次接到董卓的征召。北宫伯玉和刘豹都是欣然领兵前來。因为现在还是初春。草原上牧草仍未返青。还不到放牧的时节。正好趁此机会來到大汉腹地好好劫掠一番。

    然而。令他们两个大失所望的是。自从离了长安一路南下。竟然沒有抢到什么东西。他们哪里知道。董卓手下的兵丁和他们都是一路货色。从陈仓开始。到河池、沮县。先是被李傕抢了一遍。接着李应、李维又带着五万洛阳旧军一路扫荡。等到吕布率军经过时。已经沒有多少油水可捞了。这地皮已经被刮了三遍。还能剩下多少东西。轮到北宫伯玉和刘豹过來时。骨头渣子都沒捡着几根。这样一來。毫无收获的两个人才急着提出要去打这个头阵。

    董卓扭动了一下肥胖的身躯。看向李儒。他对李儒非常信任。既然李儒觉得应当避其锋芒。那么不出兵自然是最好的选择。他希望李儒能够说出让人信服的理由。來打消北宫伯玉和刘豹出兵的想法。

    李儒看到董卓的眼神。当即会意。站起身來说道:“有二位相助。何愁刘欣不灭。沮县城墙低矮。不宜坚守。刘欣一定会前出扎营。既然二位愿往。可以即刻出兵。趁其立足未稳。打他个措手不及。可获全功。”

    北宫伯玉和刘豹齐声说道:“好。那就依先生之言。我等现在就回营点兵。即刻出发。”

    看着两个人匆匆走出大帐。董卓不解地问道:“文优。你刚才还劝我不宜轻动。怎么又让他两个主动出击。何况羌兵和匈奴兵的实力你又不是不清楚。绝对不会在我的西凉兵之上。难道他们能够胜过刘欣。”

    李儒笑道:“太师可还记得。羌人和匈奴可不止一次侵扰我西凉边境。这次既然他们主动请战。那就让他们与刘欣拚个两败俱伤。咱们再去收拾残局岂不是更好。”

    董卓抚掌大笑道:“果然好计。立刻传令。让奉先撤回散关。”

    李儒所料丝毫不差。刘欣确实沒有固守沮县的意思。已经将大军前出三十里扎下营寨。刘欣并沒有急于进兵。接连几场战斗。虽然都是大获全胜。但是士兵们连续奔波之下。已经极度疲劳。需要进行适当的休整。而且更重要的是。许多器械粮草还沒有运输到位。

    过了两天。已经是正月十五。陆续又有一批投石机运抵大营。刘欣端坐帐中。正与诸将把盏共饮。今年这个元宵佳节只能在军营中度过了。免不了要与诸将共同庆贺一番。按理元宵佳节的宴席应当摆在晚上。考虑到夜间更要提高警惕。所以刘欣规定。晚上是不许饮酒的。只得将宴席提前到正午举行。

    酒宴刚刚进行了一半。便有探马來报。河池城外出现大批骑兵。刘欣举起手中的酒杯。大声说道:“诸位。董卓不想让咱们安安逸逸地过了这个节。那咱们就叫他有來无回。大家请满饮了此杯。出寨迎敌。”

    众将齐声道好。皆是一饮而尽。

    很快。又有探马來报。那些骑兵果然向这边而來。数量足有二十万之多。刘欣接报心头一惊。他早就得到情报。董卓手下精锐的西凉骑兵一共只有二十万人。经过两场大战。现在最多剩下十二万人。怎么一下子又冒出二十万骑兵來了。连忙吩咐再探。沒过多久。又有消息传了过來。这些骑兵不是西凉铁骑。而是羌人和南匈奴的军队。

    张飞听到消息。昂然说道:“大哥。都说这些胡人精于骑射。那就让他们见识见识我们大汉骑兵的厉害吧。”

    其实。无论董卓的西凉兵、洛阳兵、关东兵。还是曹cao、袁绍、袁术、陶谦这些人的军队。打得都是汉军的旗号。但是。刘欣现在已经将他们都划入到大汉叛逆的行列。对外宣扬。只有自己的军队才是正统的大汉军队。

    黄忠、徐晃、孙策、高顺、文聘都一齐站了起來。纷纷请战。要求带领大汉的骑兵与这些胡人较量一番。刘欣手中的骑兵一共只有两万五千人。分布在五大军团之中。前几次战斗中折损了一些骑兵。现在驻扎在大营之中的还有一万三千人。以一万三千人去迎战二十万人。这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任务。可是在张飞等人的脸上却看不到丝毫惧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