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警花闯三国_第10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8节 (第3/5页)

蕊的心里却忧心忡忡。今天见到吕布这样虚索无度。又想起他不听自己的劝告。执意要率兵前往襄阳。心中不由隐隐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又过了几天。已经封闭了两年有余的武关关门突然缓缓打开了。一大队骑兵借着夜色的掩护。从关内悄悄奔驰而出。渐渐消失在黑暗之中。这些骑兵出了武关并沒有朝着南阳方向进发。而是一路向东。顺着颍川与南阳交界的山脉而行。

    次日清晨。武关的关门再一次打开。从里面涌出无数人马。旌旗蔽日。金鼓齐鸣。杀奔南阳而來。

    这正是李儒的计策的高妙之处。他安排了一明一暗两路人马。暗的一路由吕布率领一万西凉铁骑和三千飞熊军昼伏夜出。直取襄阳。明的一路则由张济率领。由从散关抽调出來的六万洛阳旧军以及新征召的十万青壮百姓组成。十六万大军也是浩浩荡荡。张济这一路人马虽然有十六万之多。李儒并沒有指望他能够成功。毕竟洛阳旧军的战斗力让人不敢恭维。新征召的那些青壮百姓更是些沒有经历过战阵的乌合之众。这支军队的作用就是吸引住南阳守军的注意。让吕布可以顺利地潜行到襄阳城外。

    自从得知刘欣亲身前往散关的行踪暴露以后。赵云、张郃都加强了警戒。如今的赵云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懵懂少年。不仅武艺日益精熟。排兵布阵也是中规中矩。俨然已有名将之风。接获探马來报。赵云并不慌张。一面派人往襄阳送信。嘱咐襄阳加强防备。一面调兵遣将。亲领三万五千人马出宛城迎击武关來犯之敌。

    虽然李儒对张济这一路人马只是当作疑兵使用。张济本人却是雄心万丈。他这一次是主动请战。张济对上一次刘欣以饶过他的性命是交换。逼他解除了和刘蕊的婚约。心中一直耿耿于怀。这次刘欣的大军被拖在散关。他正好想借这次机会一雪前耻。如果有幸攻进襄阳。他不仅要将刘蕊夺回來。就连刘欣的妻妾他也不会放过。

    张济带着对美好未來憧憬。一路南下。很快便到了南阳最此面的冠军县。这里原來是汉初名将霍去病的封地。冠军县的军民显然已经得到了大军來犯的消息。四门紧闭。城上密布刀枪剑戟。张济轻蔑地冷哼一声。手中长枪一指。大声说道:“一个小小的县城也敢阻我大军。真是不自量力。孩儿们。攻下城池。金钱美女听汝所取。”

    这些洛阳旧军。打仗的本事沒有多少。跟在西凉军的后面劫掠百姓倒学得挺快。一听张济的命令。顿时欢声雷动。齐声怪叫着冲向冠军县城。好像前面有无数的金银珠宝在等着他们去享用。那些新征召來的士兵本是些普通百姓。竟然也受到这些洛阳旧军的影响。纷纷加入了冲锋的行列。一时间。漫山遍野全是董卓手下的军队。

    冠军县城头上的守军看到城外黑压压全是敌人。不禁都有些胆战心惊。这些守军并不是久经训练的正规军。而只是隶属南阳郡管辖的一些地方军。人数不过千人左右。面对十多万的敌人。简直是一场不可能取胜的战斗。

    就在这时。城里突然呐喊声想成一片。无数百姓向着城头蜂拥而來。这些百姓并沒有得到县令的征召。只是听说的外敌來犯。一传十。十传百。纷纷自发地奔向城头。來帮助士兵们守城。这些百姓当中不仅有青壮年。还有许多老弱妇孺也加了进來。几乎能够走得动的。都纷纷请求加入守城的行列。城头上这些地方军的士兵受到百姓们的感染。士气陡然大振。

    城外的军队可不管这些。在他们的脑海里只有张济刚才那句话。子女金帛。谁抢到就是谁的。正不顾一切地朝着城墙冲杀过去。

    城上的守军已经开始施放乱箭。百姓们虽然不会使用弓箭。但是只要是能够举得起石块的。便会不顾一切地将石块砸向城下的敌军。对于已经架上城墙的长梯。往往会有七八个百姓齐力将它推下城去。而守军士兵也能够专心射箭。不用担心其他。一锅锅的滚油被泼下城去。许多百姓端着油锅的手已经烫出了泡。却沒有人哼一声。所有人的心里都非常清楚。一旦城池被攻破将会是什么结果。而且他们眼前的日子过得幸福美满。他们不希望失去现在这种生活。他们更相信他们的州牧大人不会抛弃他们。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等到援兵。

    冠军县的县令就是原來襄阳军中的校尉蔡逍。他本來是个沒胆气的人。见到城外的大军原先还有些畏缩。现在见到这么多百姓不用动员便主动前來帮助守城。自己也升出一股与城同存亡的豪气來。嗷嗷叫着冲上城头。亲自搬起石块砸向城下。

    县令蔡逍的举动更加鼓舞了城头上军民的士气。许多百姓将自家石门槛和做饭用的锅和香油都运上了城头。他们只有一个信念。无论如何都要坚持到援军的到达。

    张济的军队冲到城下。还沒有人能够攀上城头就溃败了下來。原來那些临时被强征來的士兵只是些普通百姓。并沒有经历过什么战仗。也沒有接受过多少正规训练。与自发走上城头的冠军县百姓并沒有多大区别。但是士气上远不如城头上那些百姓來得高昂。这些士兵见到城头箭如雨下。石块乱飞。长梯刚刚架上城头就被推了下來。更有不少人被滚油泼中。在地上翻滚着惨嚎不断。一个个早就心惊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