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9节 (第2/6页)
好。就依你们所言。发兵攻取襄阳。” 荀彧起身说道:“启禀主公。属下还有一计。可令刘欣首尾难顾。王允既然來信要护送皇上到洛阳。主公何不向皇上请几份诏书。” 曹cao疑惑地问道:“哦。文若的意思是。” 荀彧继续说道:“主公。我这计策正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调天下诸侯共计刘欣之计。可送一份诏书给袁术。令他出兵江夏。一份诏书给豫章的严白虎。他不是自称东吴德王吗。那就封他做个吴侯。令他出兵攻长沙。如此一來。刘欣与董卓在散关、武关两地相持。又遭遇我三面夹攻。何愁他不败。” 曹cao哈哈大笑道:“文若先生果然妙计。若能大破刘欣。先生当记首功。” 荀攸拱手说道:“主公且慢。还需再下一封诏书给河北的袁绍。封其大将军之职。令其将兵征讨公孙瓒。这样一來。袁绍师出有名。必然会全力量以赴对付公孙瓒。而我们则不用担心袁绍会从背后捅我们一刀。可免腹背受敌之忧。” 曹cao看着这些尽心尽力为他出谋划策的能臣。又看了眼那些摩拳擦掌的武将们。正是有了这些人的帮助。他才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崛起为坐拥两州。雄霸一方诸侯。看到他们。曹cao不觉对于攻取襄阳信心百倍。慨然说道:“好。有诸位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不过。大的战略确定下來。真要实施还有许多细节要处理。刘协现在还不在曹cao的掌控之下。请他颁发诏书仍然需要通过王允之手。免不了又要费一番口舌。才能打消王允等人的疑虑。这些诏书转到诸侯手中也需要些时日。而且各路诸侯之间还要进行相互沟通。才能选择最好的出兵时机。至于消灭刘欣以后如何重新进行利益划分。现在还沒到商议的时候。但是曹cao也必须先拿出一个意向性的方案。才能更好地说服诸侯和他站在一个阵营里。 这几天。襄阳比往日更加热闹。因为再过些日子。刘欣确定的首次科举考试就要开始了。这个日子早就定了下來。之所以选择在夏季进行。就是考虑到这时候天气炎热。人们的衣着也比较单薄。不容易进行夹带私藏。科举考试并沒有因为正在进行的讨董战争而受到任何影响。來自荆、益两地的士子们已经云集襄阳。还有许多自恃才华的人。得到消息以后正从其它地方匆匆赶來。这个消息当然是刘欣故意通过报纸散发出去的。他招揽人才的目标可不只是局限于荆、益两地的。而是面向全天下的。 作为礼部尚书兼襄阳书院的院正。又是刘欣的老丈人。顶着大文学家、大学问家、大书法家的多个头衔。蔡邕成为当之无愧的首任主考官。两遭流放。最后弄得家徒四壁的蔡邕。何曾想过他也会有今日的风光。这一切都利益于他最终选择了与刘欣站在一起。想到过去对刘欣的猜忌。蔡邕不禁心生愧意。更是将全部心思都扑在了这次科举考试。一心要将这次考试办成古往今來的第一盛举。 为了这次科举考试。蔡邕动员礼部官员和书院的先生们一道。整整准备了一年多的时间。为此还专门建造了一处建筑。马芸为这里取了个名字叫做“贡院”。蔡邕则亲笔书写了匾额。所有考生在三天的考试时间里。吃喝拉撒睡将全部在贡院里解决。在交卷之前是不允许走出贡院一步的。 与后世历朝历代的科举制度不同的是。这次科举分为文、武、工三科。文武两科比较好理解。而参加工科考试的就五花八门了。只要有一技之长的人经过郡县两级的选拔。就都可以参加。最终能够來到贡院参加工科考试的人里面。干什么的都有。有木匠、泥水匠、铁匠、石匠这些传统手艺匠人。也有会种花的。会驯养动物的。甚至善于捕鱼的、纺织的、种地的。都被选拔出來。送到了襄阳。这些人里面有许多连书都沒有读过。也不认识字。蔡邕还特意安排了一些书吏根本他们的口述做些记录。 就在襄阳城为科举考试而百般忙碌的时候。吕布率领着这一万三千人的骑兵队伍。悄悄穿过了赵云和张郃防区之间的空隙。在冷兵器时代。不可能将部队分割成若干小队去布置防守。那样做很容易被敌人抓住时机逐个吃掉。所以在防区之间存在间隙并不是赵云、张郃两个人的失误。 吕布一路上总是选择人少的时候行动。人多的时候就在偏僻处安营扎寨。但是。他现在已经深入了荆州腹地。面对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荆襄一带。想要完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