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0节 (第4/5页)
动摇了。而徐晃一坐下來就直接问他的來意。更让他措手不及。满宠憋了半天。终于说道:“公明。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这句话你应该听过吧。” 第299章遐想连篇 徐晃抚掌大笑:“好一个良臣择主而事。伯宁。说得好。” 见徐晃认同自己的话。满宠正要趁机再进上一言。突听徐晃话锋一转。沉声问道:“伯宁。我來问你。既是择主而事。那么何为明主呢。” 这个问題在來的路上。满宠就已经想好了。当下不紧不慢地说道:“公明。实不相瞒。满某现在东郡太守曹公手下任从事之职。曹公名义上虽然只是一方郡守。却坐拥青、兖二州、豫州大部和洛阳城。为人谦恭。礼贤下士。实乃不可多得的明主。” 徐晃笑道:“这么说曹cao就是伯宁眼中的明主了。那么在伯宁看來。曹cao与我家主公相比如何。” 满宠自然知道刘欣的实力。在來的路上。曹cao也曾让满宠对徐晃许以高官厚禄。满宠却摇头不语。曹cao钱粮短缺。怎比得上荆州的富裕。他又能给徐晃多大的好处呢。只能以理说之。就连满宠自己都觉得。无论从哪方面看。曹cao都还比不上刘欣。或许以后会有机会超越刘欣。但目前肯定不行。 于是。满宠并不正面回答徐晃的话。而是笑着说道:“刘大人身为荆州牧。位高权重。但也只不过是一方诸侯。如今。曹公辅佐皇上。不久便要位列三公……” 徐晃毫不客气地打断满宠的话说道:“刘协弑兄篡位。何來的汉室正统。就算杀害少帝不是刘协的主意。他也是一个傀儡。难道一个傀儡也可以算作明主吗。我家主公已经以汉室宗亲的名义发出檄文。待天下平定之后。另立明君。到了那时候。凡是跟在刘协身后摇旗呐喊的。都是jian臣逆子。伯宁。念在你我多年故交。你还是听我一言。另寻出路吧。” 满宠不由一愣。自己是來当说客的。怎么反倒成了被劝说的对象。他刚想再说什么。却听徐晃又道:“伯宁。真正的明主应该以天下万民为重。你看我家主公这些年在荆、益二州广施仁政。治下安宁。百姓富足。放眼天下。还有谁能够比得上我家主公。今天的情景你是亲身经历过了。百姓到底愿意站在哪一边。以伯宁的才智。不会看不出來吧。” 这番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今天两军对待阵亡者的不同态度让满宠印象深刻。这些尸体摆在那里。有可能引发瘟疫。也有可能不会发生瘟疫。而刘欣却能将这些事情考虑周全。沒有一颗爱民之心是做不到的。而且荆州的富裕早就天下闻名。满宠虽然沒有亲见。却也是向往以久。 见到满宠沉默不语。徐晃继续说道:“伯宁。看在旧识的面上。我不为难你。如果你因为家小在曹cao治下。担心受到他的迫害。就赶紧回去向他覆命。你我日后终有见面之日。若是沒有家小拖累。那就听我一句劝。早日另投明主。我家主公一心以复兴汉室为己任。徐某跟随主公建功立业、光宗耀祖。指日可待。伯宁若是有意。徐某愿为你引见一番。” 满宠听了这番话。倒还真有些心动。迟疑道:“我的家小倒不妨事。都安置在一个妥当的地方。只是背主求荣。为世人所不耻……” 徐晃哈哈笑道:“伯宁。你刚刚还对我说过什么。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你为何不能做个良臣呢。” 满宠想起曹cao以十万人偷袭襄阳。竟致大败。不由狠了狠心。说道:“那好。就听公明之言。不过。满某还想等见过刘大人以后再决定一切行止。” 徐晃大喜道:“徐某这里也有许多事情难以决断。需要当面请示主公。既然伯宁有意。那你我连夜出发。去长安拜见主公。” 满宠惊讶地说道:“去长安。难道长安已经被攻克了。” 徐晃站起身。傲然说道:“难道伯宁以为这天下诸侯还有人是我大汉军团的对手吗。不仅长安已经攻克。就连董卓也已经授首了。” 清晨醒來。刘欣就一刻沒有得闲。 先是将董卓交给杨彪、黄琬处置。然后便亲自审问了牛辅、李儒和北宫伯玉。等得知张飞已经攻克了萧关。便亲自送北宫伯玉和他被俘的那万余族人返乡。北宫伯玉和那些被释放的羌兵自然是千恩万谢。纷纷对天发誓。终身对刘欣效忠。永不相叛。刘欣知道。那时候的人对誓言十分看重。在自己有生之年。这些羌民多半是不会再反叛了。 关中一带本來土地肥沃。但是在董卓的暴政之下。却弄得民不聊生。可是现在已经错过了农时。就算提供给百姓农具和种子。也解决不了他们眼前的困难。要想救济这些百姓。最好的办法只能以工代赈了。关中残破不堪。反过來也提供了许多机会。道路、水利都必须在明年春耕前修缮完毕。从而需要大量的人手。正好可以召募当地百姓从事这些工作。既解决了人手问題。又可以照顾百姓的生计。可谓一举两得。 过去。刘欣一直将抓获的俘虏当成廉价甚至免费的劳动力來使用。但是这几场大战。抓获的俘虏太多。已经不可能将他们全部编入工程队了。而且在关中要实行以工代赈。就更不需要这么多的俘虏。唯一的办法只有将他们遣返回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