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警花闯三国_第14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9节 (第1/5页)

    祝融将自己周身上下看了好几遍。奇怪地反问道:“敢问先生。有何不妥吗。”

    第376章不用考虑了

    女孩子沒有不爱美的。今天又算是刘欣亲自陪着祝融回娘家的日子。祝融早早便起床将自己好好修饰了一番。换了一身汉族新妇的大红礼服。脸上还涂了胭脂水粉。她从小就喜欢穿红色的衣服。这样的装扮倒也不显得有多么突兀。也不知道这位先生哪根筋搭错了。居然问出这样的话來。

    那年轻书生见到祝融低了头四下看了半天。依然一脸的茫然。便指了指她的头发说道:“小生说的是这里。”

    祝融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发髻。这可是她花了半个时辰反反复复才梳出來最标准的美人髻。想起自己刚才看到弟弟。兴奋地策马狂奔。还施展了一通骑术。不由紧张地问道:“头发怎么了。是不是弄乱了。”

    那书生期期艾艾地说道:“乱是沒乱。只是姑娘为何要挽个妇人的发髻。”

    刘欣一直看着这个书生。觉得很是面熟。只是一时想不起來在哪里见到过他。听着他们两个的对话。刘欣如何猜不出这个书生对祝融有着那么一点意思。遇到这种事情。是个男人都会沉不住气。刘欣也是一样。

    不过。那书生一时还沒做出什么无礼的举动。这里又是祝融的家。刘欣多少要给她留点面子。只能强自按下怒火。冷笑一声说道:“她不挽个妇人的髻。却该挽个什么的髻。难道像个丫鬟似的挽个如意双髻不成。”

    祝定暗恨这书生來得真不是时候。可是在刘欣面前却又发作不得。只得硬着头皮说道:“主公。这位是小儿祝杰的授业先生。姓单名福。为人谦恭知礼。又颇具才华。还望……”

    刘欣恍然大悟。难怪这么面熟。原來是他啊。不由摆了摆手。说道:“祝大人。你上当了。他原名徐福。现在已经改名叫做徐庶。单福只是他的化名而已。徐庶。你不在颍川好好读书。怎么跑到牂柯來了。”

    读得圣贤书。货与帝王家。那时候大多数人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出仕为官。徐庶也不例外。但在汉代还沒有科举一说。书读得再好。沒有人赏识也是枉然。所以读书人还要设法闯出自己的名声。只有声名远播。自然会有人來请你出來做官。想要闯出名声。外出游学便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于是。自觉读书有成的徐庶便开始了游学之路。

    徐庶这一游学。走过了许多地方。他也不得不承认。刘欣治下确实是政通人和。百姓生活幸福安康。其他地方是望尘莫及的。但是。徐庶从骨子里是一个崇尚正统的人。对于刘欣不承认刘协皇帝身份的合法性这件事。一直不以为然。连带着对刘欣也有些成见起來。总想着能够在刘欣的管辖区域里挑出些毛病來。既然汉人居住的地方沒有什么问題。那么徐庶便决定到蛮汉杂居的地方看一看。而地处南中的牂柯自然成为他的首选。

    其实。徐庶也经常看大汉快报。那上面也刊登了许多关于“蛮汉一家”方面的的政策。只是徐庶总戴着有色眼镜看刘欣的。他不相信刘欣能够真的实行这样的政策。然而。到了牂柯一看。徐庶着实大吃一惊。

    如今的牂柯已经今非昔比了。这里有着其他各郡紧缺的药材、皮毛、山货、矿产。过去由于交通不便、汉官的欺压、汉商的垄断等多种因素。蛮族百姓空守着宝山却始终过着穷苦的日子。现在。不仅这些问題全都解决了。就连牂柯太守也是由蛮人担任的。蛮汉一家自然不再是一句空话了。

    徐庶在牂柯住了两天。发现这里和刘欣治下的其他城市已经沒有多大区别了。便想到周围的村寨再去走走看看。总能挑出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离着牂柯城最近的村寨便是带來洞。三年來。那里的规模已经扩大了许多。成了一座像模像样的小镇。客栈、酒肆、集市、青楼。应有尽有。繁华不亚于外地的县城。看得徐庶眼花缭乱。瞠目结舌。对刘欣的看法也不禁有些动摇起來。

    带來洞风景秀丽。正是读书的好去处。徐庶转了大半年。倒对这里最为满意。于是索性在这里租一处宁静的小院住了下來。对自己这些天來的所见所闻进行记录整理。他带的盘缠虽然不多。偏偏在带來洞这里却沒有什么为难。因为带來洞这些年的发展。许多蛮人都富了起來。急于让家中子女学习汉文。所以寨子里开了好几处学馆。徐庶沒钱的时候并去客串几天教书先生。日子倒也过得逍遥自在。

    徐庶是有真才实学的。他知识渊博。谈吐高雅。很快便在这一带闯出些名声。成了各个学馆竞相聘请的香饽饽。不过。人家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