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4节 (第1/4页)
这一路行來。无论县城还是村镇。刘欣都一律不作停留。他这样做。当然有尽快赶路的因素在里面。但更多的还是为了防止扰民。对这一点。祝融也是一清二楚。她本來就是在蛮族村寨长大的。城市虽然繁华。对她來说却缺少一种亲近感。所以。祝融不假思索地便替刘欣答道:“不需要休整。大家辛苦一下。继续赶路。阿哥还急着要回襄阳呢。” “不。叫大家加快速度。进了武陵城放假半天。明日再走不迟。”刘欣一挑车帘。发出了完全相反的命令。 祝融摸不着头脑。问道:“阿哥。进城做什么。” 刘欣笑着说道:“这头慢吞吞的老牛。它拉得不累。我坐着还嫌累呢。进城以后换个……” 祝融对于这些天两个人腻在一起的时光十分迷恋。慌忙说道:“阿哥。你的身体刚刚好了一点。可不许骑马。” 刘欣说道:“谁告诉你我要骑马了。我是说换一辆马车。也能跑得快些。” 祝融大惊失色道:“马车不是颠簸得更厉害了。那怎么能行。” 刘欣说道:“你又沒坐过。怎么知道马车就一定会颠簸呢。我告诉你。等下换乘的马车绝对比这牛车要舒服得多。” 武陵城外。金旋早就带着一众文武官吏在那里守候。一见刘欣的队伍过來。赶紧迎了上前。大声说道:“属下恭迎主公凯旋。请主公前往郡衙。属下等人为主公接风洗尘。” 刘欣掀开车帘。从牛车上一跃而下。朝着众人拱了拱手。说道:“诸位的好意刘某心领了。接风就算啦。金大人。刘某随行的这些将士们在南中可以说是出生入死。你要多准备些酒菜。犒劳他们一下。至于刘某自己嘛。在这武陵城里随便转转就行。不必管我。” 金旋知道刘欣的脾气。不敢再劝。慌忙施了施礼。领着刘欣随行的那些将士下去了。 刘欣整天坐在这辆老爷车上。沒病都要闷出病來了。这一出去透透气。果然感觉神清气爽。不由大大地伸了个懒腰。说道:“走。融儿。我们去街上转转去。” 祝融虽然更喜欢住在寨子里的感觉。但是作为一个女人。逛街那是天性。何况还是与刘欣一起逛街。顿时欢呼雀跃起來。就像个长不大的孩子。而刘欣最喜欢的就是她这种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的性格。 同样是郡城。比起牂柯來。武陵还是要繁华许多。祝融虽然在襄阳城生活了半年时间。但是每一座城市都有它自己的特色。武陵也不例外。由于它的特殊地理位置。这里既有荆州各郡出产的各种食品、布匹、绸缎。还有许多來自各地蛮族村寨的山货。让祝融倍感亲切。 虽然和祝融并肩走在武陵城的大街小巷里。刘欣注意的却是商铺的生意有沒有受到南中战事的影响、百姓的情绪是否有所波动、今年的收成如何。突然。刘欣发现在街头的拐角处。有一个衣衫褴褛、肮脏不堪的乞丐正瞄向这里。看上去似乎有些面熟。一时却又想不起來。 这些年來。除了新打下來的几块地盘。在其他地方已经很少见到乞丐了。这并不是说所有的人都已经丰衣足食。而是实行了严格的户籍制度。不仅士族、庶民。就连奴仆婢女都全部登记在册。马芸最痛恨那些不劳而获的人了。她下了一道命令。无论是乞丐还是流浪汉。一经发现。都要遣送回原籍。如果被发现多次。这些人就会被送去参加强制劳动。当然了。对于一些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也会勒令他的家人妥为赡养。 这项政策执行最好的。就是在马芸眼皮子底下的襄阳城。那里几乎看不到乞丐和流浪者的身影。但是。在其他城市或者乡村。流浪和乞讨现象仍然是屡禁不绝。这些人不愿意自食其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人是确实沒有劳动能力。有的人是找不到谋生的出路。有的人则是好吃懒做。要想区分清楚十分困难。所以许多地方官府也懒得去管。 刘欣和马芸不同。他也曾经长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知道这些乞丐和流浪者生活的不易。对他们多有同情。再加上这个乞丐给他第一眼的印象就是有点面熟。免不了又多看了两眼。 第388章大汉疆域 那乞丐蓬头垢面。脸上黑一块灰一块。细瞧之下。却依稀可以发现他的面皮甚是白净。最令刘欣吃惊的是。此人颔下光溜溜的。竟然沒有一根胡须。 大汉的风俗。男子弱冠以后便开始蓄须。像刘欣这样坚持每天刮胡子的那是绝无仅有。而且就算刘欣。也开始考虑是不是该蓄起胡须了。否则在这一群人当中便显得十分异类。看这人的模样。应当在三十上下。早过了蓄须的年纪。若说他有着和刘欣一样的“嗜好”。不喜欢蓄须的话。可是一个连头都不梳、脸都不洗的乞丐。却怎么可能有那样的闲情逸致。将颔下的胡须刮得干干净净呢。 这样情况只有两种可能。要么这个乞丐是女扮男装。要么他就是个太监。眼看这个乞丐喉结突起。分明是个男子。宫里的太监刘欣接触不多。面熟的就更少了。刘欣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祝融见状。转头问道:“阿哥。怎么不走了。” 刘欣朝着那个乞丐的方面呶了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