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0节 (第1/5页)
得知曹cao不肯交出刘协。袁绍大怒。又将帐下文武召集起來。商议要另立新君。其实所有人都知道。袁绍要立的只不过是个傀儡罢了。恰巧山阳人刘表。亦是汉室宗亲。与袁绍素來交好。避祸逃在冀州。于是。众人便纷纷提出來拥立刘表为帝。刘表居然也就答应了下來。 听沮授说明了情况。刘欣自然而然地想起自己占了本属于刘表的荆州。还纳了本应该嫁给刘表的蔡珏。结果反倒成全了刘表当了皇帝。不觉好笑。对沮授说道:“公与。他称他的帝。管他作甚。” 沮授满脸忧色地说道:“启禀主公。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刘表又素有名望。如今袁绍拥立刘表。于主公一统天下的大业多有妨碍。” 其实。沮授本意是想劝刘欣借这个机会即皇帝位。可是看到刘欣丝毫沒有将刘表称帝的事情放在心上。话到嘴边又缩了回去。 刘欣笑着说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如今。曹cao拥立刘协。袁绍拥立刘表。二人形同水火。早晚必有一战。以刘某观之。曹袁二人势均力敌。若是开战。将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有什么好忧愁的。” 沮授拱手说道:“若果如主公所言。曹袁两家开战。正可利用这个机会将他们一网打尽。“ 刘欣笑道:“公与。政策最怕的就是朝令夕改。我既然已经订下了休生养息的大方向。就不会轻动刀兵。不管曹cao和袁绍有什么动作。我只以不变应万变。暂且由他去吧。中秋将至。我倒是很担心文远那边的情况啊。” 沮授说道:“张将军与陶谦手下的糜竺、曹豹均相交甚欢。暂时应当沒有什么危险。只是消息传递有些困难。而那些将士们长年背井离乡。难免心生怨怅。不如将他们调回襄阳稍作休整。敢问主公意下如何。” 其实刘欣最不放心的就是徐州。因为徐州有刘备在。刘欣知道刘备这个人非常有韧性。别看他现在无所作为。只要给他一点机会。说不定他就能够咸鱼翻身。就冲着这一点。刘欣也不愿意将张辽和那五千将士调回襄阳。 但是。沮授说的也很有道理。将心比心。自己在外征战几个月。还有些思念家里的妻儿。何况这些士兵们在外面一呆就是两年多。不由沉吟起來。问道:“李明的信鸽训练得怎么样了。” 沮授欠身说道:“回主公。前几天属下还去那里看过。目前能够派上用场的信鸽并不多。大约只有十多只。如果再过个两三年。就会有大批信鸽能够投入使用。到时候。不仅军队之间。就连幻影秘谍也可以很方便地进行信息传递了。” “公与。你也不要将希望全部寄托在信鸽上面。毕竟鸽子在飞行途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也有可能被敌人截获。” 刘欣笑着说道。“不过。有了这十几只信鸽倒是能够方便与文远之间的互相通信。只是不知道要如何才能将这些信鸽运到徐州去。” 沮授说道:“这事却也不难。韩胤已经在襄阳呆了一月有余。想要求见主公。重修旧好。主公可以虚与委蛇。假意答应袁术的请求。另外提出条件。要保证荆徐之间的道路畅通。这样一來。便不成问題了。” 刘欣想了想。说道:“那好。韩胤我就不见了。这件事交由你全权负责。务必保证与徐州之间畅通无阻。实现驻扎徐州军队的定期轮换。” 沮授的担忧并非沒有道理。但是徐州的情况远沒有他想像得那么严重。这些将士离家日久。思乡之情在所难免。但是在荆州时。刘欣就经常要求军队利用训练的间隙帮助老百姓干活。这些将士们到了徐州以后还保持着这个习惯。经常帮助当地的老百姓干些农活。所以。这些将士与当地百姓的关系十分融洽。倒也有点在家的感觉。唯一的问題就是。这些将士们都很年轻。个个血气方刚。而严明的军纪是禁止他们出入青楼这类场所的。夜晚的时光总有些难熬。 徐州城外的荆州军大帐中。张辽的眉头皱成了个“川”字。他的面前又摆了一份卷宗。昨天夜里。两个士兵耐不住寂寞。偷出军营。与邻近村子里的姑娘幽会。被人拿住。扭送了过來。也亏得他们平时对于周围的百姓多有帮助。被发现的时候又沒有反抗。这才沒有被人们活活打死。这已经是今年发生的第三起这类事件了。按照军规都是应该斩首的。但是张辽却有些下不去手。而且当地的百姓也主动替他们求情。张辽只得将他们暂时囚禁起來。 突然。有亲兵前來禀报。高顺将军从襄阳來了。 张辽与高顺在洛阳的时候就曾经见过一面。二人也算得上是故交了。听说高顺过來。不由又惊又喜。慌忙迎了出來。 原來。沮授与韩胤的谈判进行得十分顺利。韩胤对于刘欣的条件几乎全盘接受。双方再次签订攻守同盟。而袁术也将通往徐州的道路对刘欣开放。允许刘欣的军队自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