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警花闯三国_第16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4节 (第2/4页)

快步來到刘欣面前说道:“属下正欲前去拜见主公。沒想到居然在这里遇见了。”

    刘欣问道:“公与急匆匆來寻刘某。莫非有什么要紧事。”

    沮授从怀里掏出一张小纸片。双手呈到刘欣面前。说道:“主公。徐州來信了。糜竺一家想要迁居襄阳。”

    刘欣将那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片从头至尾看了两遍。深吟道:“公与。此事需要从长计议。还是去府里慢慢说吧。”

    一路行來。刘欣的心中已经有了计较。待沮授坐定。刘欣说道:“公与。你怎么看。”

    沮授拱手说道:“回主公。张、高二位将军所提议的。以送亲为名掩护糜家迁往襄阳。此计固然不错。却也只能瞒得一时。待到糜家在襄阳落户已定。陶谦必然震怒。到时候只怕我大汉精兵在徐州就难以立足了。”

    刘欣点点头。说道:“刘某也是这样想的。要想让第四军团继续驻扎徐州。糜家就不能迁。”

    沮授欠身说道:“属下明白了。这就去草拟回信。”

    “不。”刘欣挥了挥手。坚定地说道。“不仅糜家要迁到襄阳來。第四军团也要全部撤回來。”

    沮授一愣。迟疑道:“主公不是说过。刘备此人不可小窥。需要留一支军马地徐州监视他的动向。若是将第四军团撤回來。他如果有所动作。谁又能够制得住他。”

    刘欣当然知道留一支人马在徐州有多重要。但是他不能只为自己考虑。

    糜家的根基在徐州。却要抛家舍业迁往襄阳。显见他们的处境已经有些困难了。否则谁又肯背井离乡。更何况是这样一个大家族。而糜家从此以后就是张辽的亲人了。刘欣不能不为张辽想一想。还有一个原因也促使刘欣下定这个决心。那就是刚刚在医学院。小姑娘张洁提到她哥哥时那股黯然的眼神。张清一去两年多。也该让他回家了。

    当初张辽带着五千人马前往徐州。所用的名义就是护送张清前去为陶谦治病。现在陶谦的身体已经渐渐康复。张清的任务算是圆满完成。而只要张清一走。就沒有什么理由再将这么多人马驻扎在徐州了。

    “公与。你來看。”刘欣突然站起身來。朝着后面一指。

    他的身后挂着那幅大汉疆域图。这幅疆域图虽然只挂在这里两天时间。刘欣已经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了。每看一遍。他的心情就激动一次。原來大汉的疆土如此之广。按照他的记忆。河内、平壤这些城市所处的地域原來都在大汉的管辖之下。而他手下这些文官武将。谁又不抱着一份开疆拓土的心思。他已经暗下决心。要在他的手上建立起一个亘古未有的庞大帝国。

    “这里是四战之地。如果我猜得不错。袁曹之间的争斗很快就要波及到这里。而在这里留下一支孤军太冒险了。”刘欣手指的方向正是徐州。他顿了一顿。继续说道。“根据张清传回來的消息。如果不是医治及时。陶谦的寿数也就在这一两年。不过。他现在再活上个三年五载已经不成问題。以刘备的假仁假义。只要陶谦活着。他就不会接受陶谦的让位。而我的打算是。少则两年。多则三载。便要发动一场大决战。扫平这些割据的诸侯。一统大汉江山。”

    沮授沉默片刻。说道:“主公言之有理。如此一來。几年之内。刘备终究难成大器。而等到主公再次兴兵的时候。他已经无力回天了。属下这就回信。将主公的意思转告他们。”

    “恩。至于具体如何运作。就看他二人如何随机应变了。”刘欣点点头。笑道。“刘备这厮望眼欲穿也休想等來陶谦的死讯。恐怕正在那里干着急呢。哈哈……”

    小沛城中。刘备一边听着关羽、简雍数说着在糜府遇到的情形。一边抬起手中的玺印。那张洁白的襄纸上留下八个鲜红的篆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刘备将那张襄纸举起來。迎着窗外的阳光。笑着说道:“传说这八个字是秦相李斯所刻。你们瞧。果然不同凡响。”

    简雍见到刘备还有闲心把玩这方玺印。不由焦急起來。说道:“主公。陶谦的身子一天比一天好起來。糜家的钱粮又指望不上了。这可如何是好。”

    关羽懊恼地说道:“大哥。当初就应该接过徐州牧的大印。那是陶谦自己让的。我们又沒有强要他。总好过如今寄人篱下。”

    “二弟。为兄又何尝不想接过那方金灿灿的大印。”刘备摇了摇头。说道。“徐州户口百万。士民殷富。而咱们一无根基。二无钱粮兵马。这里的官吏百姓又有几个愿意真心接纳咱们。凡事欲速则不达。民心不附。到头还是一场空。”

    关羽叹息道:“如今小沛的百姓倒是盛赞大哥的仁德。可是这样的弹丸之地又济得什么事。”

    刘备笑着说道:“二弟勿忧。刚才你们说糜家与那张辽的亲事去年就定下來了。咱们却一点风声都沒有听到。为兄想來。陶使君恐怕也蒙在鼓里呢。”

    简雍眼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