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8节 (第1/5页)
刘欣盯着地图。仔细地看了许久。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不错。看來这件事上。巨达花了不少心思。” 听到刘欣的赞扬。向朗慌忙说道:“主公谬赞了。这些都是属下份所当为。” 向朗原來只是一名小小的书吏。因为受到刘欣的赏识。如今竟然做到了工部尚书。工部尚书虽然是刘欣新设的官职。却掌管着全天下的工程。还兼研究院院正。食正二品俸禄。比起那些已经失去实权的三公九卿。这才是真正的朝廷重臣。但是。向朗知道他能有今天。实在是來之不易。丝毫不敢因为身居高位而志得意满。相反。他行事比从前更加谨慎了。 刘欣知道他的为人。笑了笑。继续问道:“整个工程进展如何。” 向朗早有准备。拱手说道:“长安城废弃多年。董卓虽然做了些修缮。却不成体系。好在长安城周围的土地都是董卓党羽所有。征收起來倒不费什么力气。如今宫城、内城都已经相继开工。只是前不久刚刚降下了今冬的第一场雪。道路阻塞。砖石木料的运输有些困难。” 刘欣颔首道:“修城先修路。道路是关键。不仅关中的道路。西凉的道路也要大力整修。” 向朗拱手说道:“属下明白。请主公放心。待属下返回关中后。便组织人手集中力量先行修整道路。” 刘欣摆了摆手。说道:“不急。北方冬季严寒。现在修路质量得不到保证。现在可以先备足材料。等到明年春天。气候转暖。再修也不迟。记住了。所有的道路。尤其是西凉的道路。修筑的标准一定要高。要保证无论晴天、雨天。刮风还是下雪。都能畅通无阻。” 向朗诧异地说道:“主公下令重修长安城。显然是要将关中作为天下的中枢了。但是西凉地处边陲。道路只要能够通行就可以了。何必花那么大的力气呢。” 刘欣站起身來。指了指身后的那幅大汉疆域图。说道:“巨达。你來看。凉州是通往西域的必由之路。刘某已经下令。要重建西域都护府。刘某查阅了一些过去的典籍。我大汉在西域设立都护府。是不向当地征粮征税的。所有补给全部由朝廷调拨。如果道路不畅。钱粮调运起來就会事倍而功半。光是路途中的损耗就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看到向朗频频点头。刘欣继续说道:“这些道路不仅是为了保证朝廷能够顺利地向西域运输钱粮。将來还会成为一条重要的商业之路。各地出产的丝绸、白瓷、襄纸、茶叶。都会从这里源源不断地销往西方。为朝廷和百姓挣來大量的真金白银。” 由于受到刘宏的影响。当时的人们并不歧视经商。向朗自己家中也开有几间商铺。听了刘欣这一说。他已经大致明白了。但是还有些不解。说道:“敢问主公。您说的这几件商品。襄纸、白瓷都是官方专营。向來供不应求。而茶叶的用量很少。只有丝绸可以大量销往西方。这样做值得吗。” 刘欣摇了摇头。说道:“巨达啊。你也知道。如今的大汉王朝。乱世纷呈。能够买得起这些东西的人终究是有限的。这些商品的生产是不需要担心的。关键是要想方设法拓展销路。” 刘欣來自后世。他深知国际贸易的重要性。这些商品销往国外。往往可以赚取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利润。何况现在还是他独家经营。西凉又在他的治下。当然要重启“丝绸之路”了。而且要保证这条丝绸之路的绝对畅通。 正说话间。门外突然传來一阵嘈杂声。有个女人的声音嚷嚷道:“快放我进去。我要见刘欣。” 第420章线人是公主 刘欣眉头微蹙,喝问道:“是什么人在门外喧哗?” 把门的亲卫赶紧跑了进來,单膝跪倒,大声说道:“启禀主公,來人自称是阳安公主,吵着非要进來,请主公示下!” 由于这几天刘欣忙着接见各地返回襄阳的官吏,难免有些机密事情需要商谈,所以府门也把守得格外严密,除了沮授、田丰等少数亲信,其他人不得召唤是进不來的。 “阳安公主?她來做什么?”刘欣的眉头又皱了一下,犹豫片该,还是说道,“让她进來吧。” 向朗也知道阳安公主的大名,她是汉恒帝的长女,因为汉恒帝沒有儿子,才让刘宏当上了皇帝,所以这个阳安公主在大汉王朝的地位十分特殊。得知前來求见刘欣的是阳安公主,向朗慌忙站起身來,拱手说道:“主公有贵客临门,属下先行告退。” 刘欣想了想,关于长安城和关中、西凉等地道路建设的事情也谈得差不多了,于是挥了挥手,让向朗下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